
圖1.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醴陵釉下五彩傳承人陳揚龍作品【小菖蘭】
釉下彩瓷是我國陶瓷極具代表的裝飾藝術,而湖南醴陵出產的釉下五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其瓷質細膩、畫工精美、清新雅麗,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實用價值。
據行家介紹,醴陵釉下五彩瓷價格近年來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漲幅,而國家級大師親繪的原作估價更達到數萬元以上,具有相當的升值空間。不過,跟景德鎮陶瓷產業的全面覆蓋相比,醴陵瓷的工藝技法相對單一,今后仍須“以點帶面”創新求變。
工藝精湛,常為“國禮”
釉下五彩瓷發源于瓷都醴陵,歷史悠久,技法嫻熟,曾于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新中國成立后,釉下五彩瓷相繼成為“毛主席用瓷”、“三館用瓷”、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廳用瓷、中央領導人贈送外國元首的禮品瓷。
目前,醴陵釉下五彩瓷在技藝和題材都有所創新,而畫面的創新比器型創新的步伐更大,結合了中國畫光影的形式和西洋畫色彩的變化。作品晶瑩潤澤、清新淡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深受藏家和世人的追捧與喜愛。

圖2.陳揚龍大師采用獨創的“薄施淡染”法,作品晶瑩潤澤,清新明快,別有一番韻味。
價格遠低于景德鎮名家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價格近年來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漲幅,而國家級大師親繪的原作估價更達到數萬元,具有相當的升值空間。有的作品漲幅達20倍,例如某位大師10年前創作的50厘米高的花瓶,當時價格為800元左右,目前起碼3萬元起跳。盡管如此,醴陵國大師的作品價格與動輒上千萬元的景德鎮大師作品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醴陵瓷的特色就是其“釉下五彩”的獨特工藝。釉下五彩瓷的顏色豐富多變,清新淡雅又不失明艷高貴。此外,一般的五彩瓷雖然色澤艷麗,但時間長了色彩容易脫落或磨損,而部分青花瓷雖然經久耐用,但色澤又不夠鮮艷。而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因其彩料在釉下,所以色彩永不脫落,這也是藏友們對其喜愛有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歷史地位和產量規模看,景德鎮當然是當仁不讓的龍頭,高中低端全面覆蓋。市面低端的景德鎮瓷遠比高端多,地攤貨遍地都是。醴陵瓷的“分水”工藝最為突出,而風格上與嶺南藝術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清新、不“濃妝”而是“淡抹”,特別適合家庭的裝飾,是區域藝術品中發展得最好的一種,許多藏家對其情有獨鐘。
小知識: 何為“分水”

釉下五彩的手工施彩,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彩繪時的筆法進行皴、擦、點、染及平涂完成施彩,這與在宣紙上繪畫使用顏料有相同性。另一種是分水,需要先勾勒好類似工筆的白描的墨線,然后在墨線框內施入含大量水分的顏料。
顏料液體施上時呈現水滴狀,有時水滴的高度在瓷坯上凸出幾毫米,以達到色彩所需的飽和度要求,顏料液體自身并不具備如此之高的表面張力,所以就需要有邊框像圍水壩的功能一樣,協助維持較高的凸出顏料液面。因而墨線勾出的邊框除了繪畫結構功能外還應具備圍水的功能,這就要求墨汁中含有水溶性較低的物質,既可防止墨線在瓷坯上發生滲暈又可協助圍水。(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