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稻房、中國老虎、中國證券報《收藏投資導刊》聯合主辦的“新中國瓷收藏投資論壇”茲定于2013年11月11日下午14時假座上海虹橋古玩城(閔行區金匯路528號,近紅松路口)5樓會議室舉辦。本次論壇主要圍繞“新中國瓷產生及出口的歷史背景”、“新中國瓷的工藝特點及紋飾器型”、“新中國的收藏鑒賞及投資前景”、“新中國瓷的創新交易模式”以及“7501瓷”等內容進行探討和交流,旨在梳理景德鎮新中國瓷的發展脈絡,明確其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歷史地位,通過對新中國瓷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等綜合分析,挖掘它的市場潛力。
稻房為目前國內外最大的新中國瓷收藏機構,稻房藏“7501瓷”曾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由東京國立博物館及日本朝日新聞社等四家單位聯合主辦的“景德鎮千年展”中,分別在日本岐埠縣現代陶藝美術館、赴茨城縣陶藝美術館、山口縣立荻美術館、東京市涉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巡展一年。這是中國民間藏家藏品首次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出國展覽。稻房主人、著名收藏家張曙陽先生長期致力于新中國瓷暨7501瓷的史料整理和研究。
中國老虎為上海璟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為原創收藏投資和當代藝術、創意設計提供在線交易的電子商務平臺。中國老虎在藝術收藏投資領域,第一個實現了將新中國瓷引入移動互聯網上競拍的新型交易模式,目前擁有兩大收藏投資板塊:稻房藏678新中國瓷和湖南安化白沙溪黑茶。并且第一個實現了互聯網web和移動終端Iphone,Andriod同步對接,同時實現競拍、充值、支付等功能。中國老虎以“人人都是收藏家,人人都是藝術家”為理念,面向全國美術院校學生征集作品,為美院學生及年輕藝術家提供交流、展示和交易的平臺。
新中國瓷即指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至上世紀90年代近半個世紀來,以景德鎮為主,包括全國各主要窯口生產的陶瓷器。解放初期,由于長年戰亂,瓷都景德鎮的陶瓷生產已接近崩潰邊緣,瓷業發展百廢待興。在其后的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新中國瓷業先后經歷了建國時期、大躍進時期、文革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等不同的歷史階段。新中國瓷,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這一時期燒制的瓷器,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瓷藝發展高峰,涌現出一大批技藝超群的陶瓷藝人。由于是集體創作,作品大多無人名款,只有瓷廠代號。這一時期的部分瓷器品種燒制水平已超越“清三代”官窯瓷器工藝水平,其中尤以文革末期“7501瓷”最為璀璨,代表了中國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文革結束后,為適應海內外高漲的消費需求,增加出口創匯,在舉國體制下,當時的輕工部陶瓷研究所的藝術家們聯合景德鎮各大瓷廠的瓷研所、設計室、試驗組等共同開發設計,通過集體創作,在繼承傳統紋飾圖案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進,使得圖案紋飾與器型、瓷胎等工藝達到更完美的結合。作為出口瓷,為確保中國瓷的高水準,嚴格依照描圖-描繪-填色-洗染-彩色等傳統手工制作工序進行生產。至90年代,隨著景德鎮十大瓷廠相繼停產倒閉,為新中國瓷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在現當代陶瓷收藏投資板塊中,無論是以“珠山八友”、王步等為代表的民國文人瓷繪,還是當代名人大師瓷,市場價值都已堪比明清官窯瓷。存世量稀缺、燒造難度極大的“7501瓷”更是市場追捧的熱點。即便是學院派現代陶藝的市場行情,近年來也是漲勢明顯。相較于這幾個板塊,新中國瓷的市場尚處于價值洼地。隨著業界對新中國瓷歷史和藝術價值認識的不斷深化,新中國瓷板塊將會成為市場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