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歷史記載喚不醒眼睛的記憶,1300℃的熾熱窯火卻為我們銘記下時光的永恒。類冰勝玉、溫潤雍容、含蓄內斂,這就是我國制瓷史上窯火最長、唯一陶瓷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泉青瓷。

紫口鐵足
龍泉青瓷分哥窯和弟窯二種。哥窯與汝、官、鈞、定并稱宋代五大名窯,以紫口鐵足、釉裂成紋變幻見長。而弟窯則以晶瑩潤澤、釉色蔥綠的青釉聞名天下。其中“冰裂紋”在哥窯各種紋片瓷中排名首位,古有“哥窯品格、紋取冰裂為上”的美譽。所謂“冰裂紋”,指瓷器燒窯冷卻過程中釉面自然產生片形如冬季冰面自然炸裂的線紋開片,似冰花一般,層層疊疊、平滑如鏡、美侖美化、玄妙無窮。它的形成要對坯、釉原料的收縮比例有絕對準確的控制,過之與不及都不能奏效。燒成溫度的曲線控制更是直接影響著效果,需近百道工序,完美傳世作品稀少。
哥窯青瓷以瑰麗古樸紋片著稱于世,其釉色飽滿瑩潔與釉面紋片相映梗顯古樸典雅。開片紋理主要有“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魚子紋……尤以冰列紋為瓷中珍品。

開片,像一種傳說,也像一種禪語,她用盡全力一點點細化著她的人生!面對哥窯極品“冰裂紋”這個美麗傳說,歷代制瓷者都以燒出“冰裂紋”為人生最大夢想。然而,自宋代之后,始終未能讓一代又一代制瓷人成為創造奇跡的傳奇夢想家。直到2001年,出生于龍泉青瓷世家的葉小春,經過數年的研究,終于讓冰裂紋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殘缺之美重現于青瓷之列!

葉小春的冰裂紋,冰裂紋紋片如冰碰裂,如冰似玉,晶瑩剔透……

葉小春冰裂紋作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明文為葉小春題字“春暖乍寒”,以贊揚葉小春創作的自然意蘊無限的冰裂紋作品
哥窯“冰裂紋”的重現,受到了來自清華大學教授張守智等國內外陶瓷專家的高度評價,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發現之旅》欄目等,國內外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2004年11月,“青瓷冰裂紋及其產品的制作方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于發明專利,葉小春也成為青瓷史上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第一人,為龍泉青瓷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2006年榮獲“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葉小春、葉小軍兄弟與中國瓷網總經理、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館長朱東明先生,考察溪口青瓷古窯址。
葉小春:1964年出生于浙江龍泉、就讀于景德鎮陶瓷學院成人高等教育藝術設計陶瓷專業。1985年工作于龍泉青瓷研究所、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龍泉市哥窯青瓷冰裂紋研究所所長、綠寶石玉瓷網簽約的著名陶瓷藝術家,省青瓷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在徐朝興師傅的傳授和指導下學習青瓷制作技藝,對青瓷創作技藝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多年來設計的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省級評比活動中中獎。經過整整五年的苦心研制,在2001年4月將失傳近千年的哥窯珍品“冰裂紋”重現于世,使這千年古瓷重放異彩。哥窯“冰裂紋”的研制成功受到政府和多家新聞媒體的關注,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發現之旅》欄目專門進行了采訪報道。2004年11月一種“青瓷冰裂紋及其產品的制作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 l 02120521.3);哥窯“冰裂紋”的發明成為龍泉青瓷史以來獲得國家創造發明專利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