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泉青瓷產(chǎn)品有兩種:一種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稱“弟窯”或“龍泉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

哥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哥窯瓷器的造型莊重、古樸、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獨特神奇的紋片裝飾而著稱。

傳統(tǒng)哥窯器特點:黑胎厚釉,紫口鐵足,金絲鐵線。哥窯的胎色有深灰、淺灰、黑灰和土黃等多種色澤,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的不同,而以油灰為主。

現(xiàn)代哥窯的特點:釉層晶瑩,如玉似冰,瓷器釉面布滿裂紋。

哥窯唯一的裝飾手法就是開片。哥窯的開片難以人為控制,裂紋無意而自然,可謂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樸實、古色古香的審美情趣。

古人道:“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色到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紋取冰裂為上,梅花片墨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可見它的獨特裂紋早就為古人們所關注,其天然而又不需雕飾的自然博得了世人的喜愛,在古人的眼里此品為青瓷上品中的極品。

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滿這種碎裂的紋片,它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變化萬千,在藝術上別具一種古樸、自然的天趣,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另外讓我們想象下我們從高空俯瞰祖國的錦繡山河,高山峽谷,溝壑縱橫,阡陌交通,層層梯田,湖泊平滑如鏡,江河九曲蜿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家園。瓷器的開片上的紋片與之產(chǎn)生聯(lián)想,確有異曲同工之妙,發(fā)懷古之幽思,嘆妙瓷之精湛。

哥窯有永恒藝術生命力。哥窯是中華民族用“天工開物”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形式,是全人類的文化藝術瑰寶,而哥窯的美是神秘的,是不規(guī)則的,是獨一無二的。

潘建波,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藝術設計專業(yè)。1974年1月生于青瓷世家,父母的熏陶和瓷土堆里的童年,令其走上了青瓷之路。1991年招工到龍泉瓷器二廠設計室從事造型設計工作,1994年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青瓷作坊——溢青軒。1995年,師從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陳愛明學習陶瓷造型設計,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摸索、熟練地掌握了從原料配制到燒成的一整套技術,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哥窯作品,造型古樸典雅、開片奇特、釉色溫潤如玉。近年來。其作品曾多次獲獎并被收藏。

“哥窯器物 開片之美”——青瓷大師潘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