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創造零,所以用白色。”
黑田泰藏 Taizo Kuroda:

一位影響西方世界認識日本生活美學的關鍵人物之一,
其作品純凈溫潤,簡約而有禪韻,
瓷器也各有不規則的表情,
更是美好的細節在其邊緣隱約的手痕。






生于1946年的陶藝家黑田泰藏,曾旅居過法國、紐約、加拿大,學習制陶的技能與藝術,也曾師承日本國寶級陶藝大師Tatsuzo Shimaoka,而漸漸發展、建立屬于他個人的陶瓷藝術風格。




黑田泰藏與建筑師安藤忠雄、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以及攝影師杉本博司被尊稱為四大「日本現代藝術發展大師」。



“如果黑色是偶然的顏色,那么白色便是永恒而且接近零。因為想創造零,所以用白色。我不是在造白瓷,我只是不斷置身于創造白瓷的過程。”—— 黑田泰藏


黑田老師以手拉坯機做陶瓷,
沒有加工,亦沒有上釉的程序,
亦一直只堅持做白瓷,
沒有其他。

白瓷的力度控制是最困難的。
瓷土本身質料很柔軟,手感很順很滑,
但若拉坯時間太長或太用力,
造型就不夠美感,
水份和時間亦要拿捏得很淮確。

素凈的白陶,被砂紙打磨的細膩光暈,一種磁力吸引著眼睛近前端詳,它來自瓷器邊緣隱約的手痕,溫潤的乳白色,有著不規則的表情。
如果是在午后,時間會像泉水一樣清澈、岑寂、眾妙無言。陽光為粗糙的質感所磨礪,傾灑在線條、平面與體積之上。

“萬籟閑寂,蟬鳴入巖石。”
自然,這鳴聲也會滲入白色的陶瓷中。
化實于虛,物我兩忘。
有時,無須聯想,這些優雅的靜物也足以令你愉快、通透。
黑田泰藏曾說,
要成為個真正的匠人,進而達到藝術家的境界,
不僅需要感情投入,
還要親身躬行及經受歲月磨練。
其實,我不是在做白瓷,
白瓷只是一個過程,讓我向人們介紹那個地方。

白瓷并不是最終的制成品,
它只是我對那個地方的一種感覺呈現的方式。
塵歸塵,土歸土。
—— 黑田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