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不是單一,也并不意味著單調,沒有比單純更能包羅萬象,也沒有比單純更能體現美的另一種態度。青瓷表現中省略所有的“徒勞”才能是器物的結晶,才是熟知的器物的本質形態,如同禪語所表述的“一切皆無”。
——徐凌

正在創作中的徐凌,專心感知泥土在手中慢慢成長
徐凌的絞胎藝術能讓你感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紋色優美,就像刻意畫出似的。通常他是選用一種含鐵量比較多的胎土和一種灰色的胎土混合,不斷攪合,然后根據自己原先設計的器型拉坯,不斷修正,或者將鐵胎做成片狀,鑲嵌其中。鐵胎色如深紅,雖然比例比灰胎少得多,但高手能將這少量的鐵胎在瓷器上拉出種種絢麗的花紋。
也許被父親徐朝興當代青瓷泰斗的光環籠罩,徐凌的瓷藝一直鮮為人知,這不能不說是種誤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中)和他的兒子、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徐凌(右),兒媳、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竺娜亞(左)。
徐凌雖然是科班出身,之后又在日本留學,現代元素應該多些。但徐凌的瓷藝風格更多的是仿古,他的作品中絞胎數量眾多,也是精品最多。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比他父親走得更遠。因為龍泉窯只是興于南宋,而絞胎瓷藝最早出現在唐朝。

這個絞胎罐,器型并不奇特,幾分古樸而已,但那行云流水般的絞胎花紋,讓人感覺氣勢磅礴,大氣自然。
徐凌的絞胎作品,更多的像浮云流水,不很規則,但很自然愜意。而且他的絞胎技藝能夠很自然地融入于優美的器型上,相得益彰。

收藏于綠寶石藝術陶瓷館的徐凌修坯工具
徐凌的簽名款識

徐凌簡介
1973年生于浙江省龍泉市,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青瓷專業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浙江青瓷中青年十大名師之一,綠寶石玉瓷網簽約的著名陶瓷藝術家。
徐凌自幼跟隨父親徐朝興先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學藝,后在日本國熊本縣天草郡慈永會陶藝研究所深造,參加過多次重要的國內外展覽與學術交流。他的創作既繼承了其父內斂含蓄的創作風格,又融入了大膽前衛的審美意識。他將中國傳統的青瓷文化和國際化的美學理念融會貫通,作品結合了東西方的藝術魅力,虛實相間,兼容并蓄,打破規則,極富動感,視角獨特,襟懷開闊。在承載古老文明源遠流長的同時,呈現出一種國際化的大氣格調,沉靜淡定,超然豁達。
徐凌的作品清新素雅,自然舒展,工藝精湛,釉色晶瑩,不同裝飾技藝的綜合運用,既有對龍泉青瓷技藝的傳承,又嘗試了現代創新的豐富變化。在用嚴肅的傳統語言詮釋創作思想的同時,賦予了作品溫暖的現實主義的穩重質感,以及對未來時空抽象夢幻的探索色彩,從而使青瓷同時折射出令人震撼的原始感、現代感和未來感。藝術創作在青瓷界自成風格,獨樹一幟。
(圖片來源: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