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裝飾手法可謂是五花八門,釉上彩繪、釉下彩繪、堆塑、鏤空、貼花等等。彩繪所用的工具是筆,如果不講藝術效果,單從操作上來說,簡便易行;而堆塑、鏤空是在素胎上進行,具體操作也較為簡單。那么,要在燒成的瓷器上使用刀具雕刻,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刻瓷藝術在山東淄博的蓬勃發展,更深、更精彩地詮釋著我國的陶瓷文化。
一路走來的刻瓷藝術
所謂刻瓷,就是運用特制刀具在燒制后的瓷面上進行雕刻的技藝,有人形象地將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繡。
據陶瓷藝術大師李梓源所述,清代中期刻瓷藝術就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瓷器裝飾藝術。相傳,康熙皇帝喜歡收集全國各地的瓷器來欣賞,并且對他特別喜歡的瓷器題字或者蓋印章作記。為使御跡長期保存,宮中御師就用刀子把皇上的題字或印章仿刻在瓷器上,這就是早期的刻瓷工藝。但當時受刀具材料的限制,只局限于宮廷藝人在名貴瓷器上刻御筆字跡和簡單的繪畫。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農工商部工藝局學堂設鐫瓷科,專門培訓刻瓷人才,這一舉措為日后刻瓷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早期的刻瓷,多是文人墨客用來玩賞自娛,表現形式也以文字或簡單的白描單線畫面為主。后來,出現了鉆石刻線刀、尖刻刀和扁刻刀等刻瓷工具。而不同的運刀方向、力度又可行成許多刀法,各種刀法靈活運用、組合變化,有著極強的表達能力。
上世紀初,刻瓷在中原地區流傳甚廣,盡管藝術水準參差不齊,但很多民間藝人都掌握著這套瓷上雕刻的本領。后來,因為戰亂,這門技藝逐漸失傳。解放后,刻瓷技藝已鮮有人掌握。上世紀80年代初,正是提倡解放思想、推動生產力的時期,人們開始釋放出沉積已久的熱情和能量,一時間,沉寂了多年的刻瓷藝術又開始興起。改革開放使刻瓷獲得重生,北京、上海、淄博、青島、南京等地又重現刻瓷的身影。各地陸續涌現出一批知名的刻瓷藝術家,其中數淄博的刻瓷藝術最為成熟,刻瓷產業最為發達。
自八十年代刻瓷重新興盛以來,它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純藝術創作階段,顯貴走寵階段,商品生產階段。1981年至1983年國內刻瓷基本處于純藝術創作階段。其間,刻瓷剛剛從滅絕狀態復蘇,大多數藝術家的刻瓷活動完全是自發的純藝術創作型;1984年至1987年,是刻瓷的黃金時代,它的出現使人們耳目一新,在市場上受寵。目前,不論是淄博,還是其他地方,刻瓷作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仍很有限,還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外市場的需要。
去山東淄博看刻瓷藝術
山東是我國著名陶瓷產區之一,除資源豐富外,還有一個陶瓷藝術家群體,而淄博無疑是中國刻瓷藝術的領頭羊。淄博刻瓷有著陶瓷材質新、種類多、品種全等得天獨厚的條件,工藝美術人員又富有開拓創新精神。不僅擁有全國唯一的刻瓷藝術家協會,還擁有張明文、李梓源兩位著名的刻瓷藝術大師,享譽海內外。據了解,30多年來,淄博已有超過3000名專業從事刻瓷藝術的工作者,還有數千名業余愛好者,加起來近萬人熱衷于刻瓷藝術其中,國家級大師2人,省級大師、刻瓷藝術家20余人。
淄博的刻瓷藝術吸收了我國傳統的繪畫技藝和他家之長,筆、墨、色與刀法融匯貫通。制作工藝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一是起稿。即在瓷器上用拍圖或直接用筆設計出畫面,然后照圖刻制。二是雕刻。所用工具有合金鋼制做的鑿,金鋼石刻筆、小錘、砂輪片。分線刻、點刻、面刻。三是賦色。所用顏料大致有三種,即油畫顏料、發光油和陶瓷釉,應根據瓷器釉面色調,用色協調,配合得當。
近兩年來,山東淄博刻瓷作為一門新興的瓷器種類,價格也是穩步上升,一般國家級工藝大師的價格都在20萬元至50萬元左右。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由于刻瓷藝術融匯了金石、書法、繪畫等藝術,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因此具有較高的欣賞與收藏價值。再者,刻瓷工藝難度大,過程復雜,往往需要花費至少一個月甚至幾年來完成一件作品,而且清代以來刻瓷存量很少,所以升值潛力大。
但據了解,由于市場因素等影響,個別刻瓷藝術家對刻瓷藝術本身的理解開始浮躁起來,另外,精品少、產品單一,甚至存在相互臨摹的現象,缺乏創意等也是淄博刻瓷藝術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陶瓷工藝大師李梓源的刻瓷藝術
在淄博眾多的刻瓷藝術家中,有一位曾為我國摘取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際博覽會上的第一枚陶瓷工藝品金牌,他就是著名刻瓷藝術家李梓源。
李梓源獲獎是在1982年的慕尼黑手工藝品博覽會上。當時參展的作品有來自全世界的一萬多種,四十萬套手工藝品,都是各國精挑細選的藝術品,我國參展的作品有刻瓷、內畫、彩陶繪畫、景泰藍等多個品種。李梓源憑其嫻熟的刻瓷技藝,在博覽會上作現場表演,完美的藝術感染了觀眾。博覽會結束,李梓源的一套刻有“束云作筆海為硯”的文具獲得最高榮譽——金質獎章,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手工藝品的第一枚金牌。
今年10月21日,在由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主辦的“抗震救災重建汶川名瓷名畫”慈善拍賣會上,李梓源的一件“刻瓷五套文具”拍出25萬港元。
事業的成功沒有讓李梓源停止自己的藝術創作,他不斷開拓新的藝術形式,適應社會的發展。2000年,他開始試著以瓷板為載體搞起了刻瓷,瓷板面積大,藝術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這也是隨著陶瓷工藝的發展而出現的刻瓷藝術。
李梓源表示,影響刻瓷的因素有很多,如內容、形式、意境、氣韻等,好的刻瓷作品除了完美的形式外,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意境??檀删芬欢ㄊ怯袃群淖髌罚账嚰乙型黄菩詣撔?,包括材質創新、技法創新、構圖創新。
對當下刻瓷的收藏和市場體系,李梓源說,在國內工藝美術大師要高于陶瓷美術大師,但是在國外則不然,認知不一樣。陶瓷工藝評定有三次,首先是初評,其次是復評,最后是終評,被評出來的大師作品價格會大幅度上升,但是沒有價格統一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而一般的工藝美術師也有價格很高的,完全是憑自己的創造性。陶瓷藝術是靠自己推向世界,去找一些經紀人包括找一些藝術家來創作,有時候會找不到?!拔液粲踅浖o公司出來,我們既要搞創作,又要做生意,還要搞公關,精力不夠,這勢必就擠壓了創作時間??檀伤囆g工作者應將主要精力放在藝術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藝術家只需要埋頭搞好刻瓷藝術,經營市場則交給經紀公司去打理?!睋私?,李梓源作品的市場基本在山東外聯方面。李梓源表示,目前,刻瓷市場上,企業家送禮的較多,純收藏的相對比較少。這也需要更多的收藏家能夠更深層次的去理解刻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