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人必遇魔障,佛心堅定,才能沖破。
——菩提達摩
關于達摩,最讓我好奇的是面壁九年。
為何面壁?如何面壁九年?又如何面對孤獨?
為此查閱典籍,了解生平之余,達摩的人生、佛法的修為震撼人心。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為中國禪宗的始祖。
梁武帝時,他航海來中國,到南朝傳法。當時南朝佛教注重義理,跟達摩的修煉意旨,即提倡“見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理論不合侔。于是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北方,先云游洛陽,后來到嵩山少林寺,開始他名為“壁觀”的靜修,面壁九年,名聲遠震,求法者不絕。
重洋遠渡、孤身一人、使命在身卻又屢屢碰壁。一生中多少次出生入死只為弘揚禪法。無數次的禪修,無數次的反思,努力斷煩惱證菩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達摩東渡傳佛法,唐僧西天取真經。
一東一西,歷經重重劫難,終其一生,不忘初心,只為見性成佛、普度眾生。
《易經》第三十九卦,“蹇”,引申為困難、艱險,行動不便。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每個人都會經歷“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時候。“反身修德”、省察自己。
一陰一陽之謂道、放下執念、順其自然。傳說達摩熟讀《易經》,我想,對世間萬物懷著一顆向善之心,儒釋道都是一樣的吧。人們多被自己編織的義理人情所困,唯有不執著者,所有經歷體驗如日月經天、風云變幻,而本心如天空一般無所滯留,只是觀照一切過往,即生即滅,隨緣任運。

雕塑作品《一葦渡江》
傳說達摩離開梁武帝來至江邊,他把蘆葦放在江面上,只見一朵蘆葦花,昂首高揚,五片蘆葉,平展伸開,達摩雙腳踏于蘆葦之上,飄飄然渡過了長江。
佛法的光芒、飄逸的姿態、毅然的深情、浩渺的江波,蒸騰的云霞......
沉醉之中隨達摩思索: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雕塑作品《面壁九年》
達摩過江后,手持禪仗,來到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離絕頂數十米的地方,有一天然石洞,達摩祖師便在石洞里面盤膝靜坐。洞內靜若無人,萬籟俱寂,入定后,連飛鳥都不知道這里有人,競在達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來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九年過去了,年深日久,身影投于洞內石上,竟留下了一個面壁姿態的形象,衣褶皺紋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
達摩面對石壁、盤膝靜坐、入定修禪。神態安詳、明心見性。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雕塑作品《只履西歸》
傳說達摩將衣缽法器傳給慧可以后,禪棲在千圣寺,于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
達摩圓寂,出使西域的使臣宋云一無所知。達摩圓寂兩年之后,宋云從西域返回途徑蔥嶺,看見達摩一手拄著錫杖,一手提著一只鞋子,從東往西而來。
宋云詢問,大師說往西天去,并叮囑他,“回京之后,不要說見過我,否則將有災禍。”宋云回京向皇帝復命提到了這件事,東魏孝靜帝以欺君之罪把宋云下獄。后來開棺驗證,果然只有一只鞋。宋云得以昭雪。
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
奔流向前,見證了無數人的生老病死。
水流不止,映照著我們的本心本性。保持一顆清亮透明的佛心,守住自己最開始的本性,方能得到清澈見底的流水,了解世間萬物的本質。
初心不忘,慎始善終。

雕塑作品《陶鷹鼎》
婁高強、劉靜自窯口初創之始,就堅持在傳承中創新的藝術創作理念。
在鈞瓷傳統的意像審美之上,婁高強、劉靜融合傳統國畫“以形寫神”的美學追求,賦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形神兼備、抒情達意、形釉結合、氣韻生動、境界高遠。
在當代的鈞瓷文化審美意趣之中,精彩綻放。

婁高強,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青年陶藝家,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作品參展及獲獎
2007年 ,作品《大雙連壺》榮獲中國禹州鈞瓷文化節銀獎;
2008年,作品《獨角獸》榮獲由河南省發改委、教育廳、文化廳聯合舉辦的“河南之星”藝術大展銀獎;
2009年,作品《醉八仙》榮獲“閩龍杯全國陶瓷原創設計大賽二等獎”;
2011年,作品《禪》榮獲中鈞瓷傳承與創新大賽金獎;
2013年,作品《遷徙》榮獲河南省首屆陶瓷藝術大展二等獎;
2014年,作品《福壽瓶》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
2015年,作品《悟》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2015年,作品《弦紋洗》榮獲中國禹州鈞瓷文化節金獎;

劉靜,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作品參展及獲獎
2006年,作品《簋》榮獲全國“大廚房杯”陶瓷大賽金獎;
2007年,作品《玉璧瓶》榮獲中國禹州鈞瓷文化節金獎;
2008年,作品《春夏秋冬》榮獲由河南省發改委、教育廳、文化廳聯合舉辦的“河南之星”藝術大展金獎;
2009年,作品《全家福》榮獲中國禹州鈞瓷文化節金獎;
2011年,作品《睡狐》榮獲中國禹州鈞瓷文化節金獎;
2013年,作品《太湖印象》榮獲河南省首屆陶瓷藝術大展一等獎;
2013年,作品《東方禪意》榮獲河南省首屆陶瓷藝術大展二等獎;
2014年,作品《空山新雨》榮獲第四屆“大地獎”陶瓷作品展銀獎;
2015年,作品《風雪夜歸人》榮獲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巧奪天工”金獎;
2016年,作品《吉祥三寶》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