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正的中國紅將修竹襯得更加精神,靈動的乳燕穿梭其間。
朱文,在古代是指“紅色的花紋”,還是印章陽文的別稱。不知是否因為這個名字,朱文與藝術結緣。與畫家在紙面一鼓作氣完成作品不同,陶瓷藝術家朱文要先制成創作的載體——素坯,畫完后,另有一番“烤”驗,就像涅槃的鳳凰,浴火后驚艷世人。
他最近的黃釉瓷作品《荷》是為陶瓷鑒賞界帶來驚喜的佳作。黃釉瓷在古代陶瓷藝術中一直占有著很重要的位置,特別是明清時期,黃色瓷器只為帝王專用。但因其色彩難以把握,令匠人們望而卻步,視為“絕活”。朱文的《荷》黃得很正,卻絲毫不凝塞、不張揚,給人淡雅的感覺,與底釉上既優雅又寫意的荷花相得益彰。
荷花是通過釉下彩的方法來表現的。釉下彩不同于新彩,它在燒制之后獲得的效果可能與初上色時截然不同,非經驗豐富者難以駕馭。而這件作品在完成后,芙蓉花瓣透白清澈,給人以朦朧感、空氣感;枝莖與荷葉交錯重疊,層次分明,疏密有致;花蕾顯出淺淺的粉紫色,雅致含蓄。幾種色彩相互呼應,彼此襯托,不得不讓人佩服作者的繪畫實力以及用火的功力之深。
欣賞朱文的作品,我們總是先被他的色彩吸引。既有中國傳統文人畫那種優雅的、寫意的無我之境,也有西方印象派對于整體氣韻感染力的把握,頗具時代感。使人不禁想踏入他精心勾畫、燒制的仙境,玩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