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的釉上彩繪自創燒以來,其獨特的審美特征深受世人喜愛并珍藏。海派畫家應時加入及創新,使得瓷器紋飾從明清官窯的絢麗華美演變為當代海派繪瓷的簡約寫意,引發了對中國瓷器審美傳統的改變,引起了當今收藏、鑒賞家的高度關注,打破了瓷器藝術品的鑒藏格局。
八三高齡的海派畫家韓敏在繪畫理念和藝術水準上已獨樹一幟,如今,以瓷代紙涉足瓷畫領域,讓自己的藝術煥發新的活力。
“還是三十余年前畫過,相比紙上繪畫,瓷畫要求很高,顏料的厚薄,筆速的快慢,將直接影響燒成的畫面效果……”去年夏日的一個午后,韓先生邊畫邊和筆者講解著。聊談間,一幅《知足長樂》圖躍然瓷盤,盤中一只惟妙惟肖的蟬靜靜停在竹枝上,蟬的一對前腿和后腿抬起,雙翅微張,好像是在枝上吟唱。
繪蟬頸項飽滿且透著高光,蟬足肌硬有力,茸毛清晰可辨,蟬翼畫得尤為精致,透明薄脆的質感栩栩如生,一叢青竹尚勢出枝,寥寥數筆一抹而成,簡潔洗煉,古拙瀟灑的韓氏書款、含蓄的手繪印章,使小小瓷盤情趣盎然。
《出浴圖》、《達摩圖》、《荷花圖》一幅幅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人物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虛實相生的花卉草蟲,生動展現在瓷盤、筆筒上,在風格上,其布局、章法、筆法、敷彩都融會貫通了傳統海派繪畫的鮮明特征。
韓敏用傳統海派細膩精致的筆法,濃淡多變的色調來詮釋當代釉上彩繪,使畫面清新秀麗,典雅明快,顯現出超凡脫俗的藝術特色。海派繪瓷的游刃有余,拓展了釉上彩繪的境界,提高了釉上彩繪的藝術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