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感始終放不下,有一種使命促使藝術家去完成,那就是對黨訴說不盡的感恩之情。伴隨著共和國一起成長的著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是一位不斷為社會作出貢獻的藝術家。目睹著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貧窮走向富裕、由落后走向富強。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的實力與日俱增,老百姓的生活也開始走向小康。這巨大的進步無不顯示黨的正確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身為老黨員的他很早就開始用手中的畫筆去創作表現紅色題材的系列作品,近幾年先后多次單車赴革命老區井岡山、延安、瑞金、遵義以及黃河壺口等實地采風寫生,創作了一批再現我黨光輝歷程的典范作品。如《朝霞映井岡》《延安頌》《共和國的搖籃》《天下黃河一壺收》《筆架山圣境》等,謳歌共產黨的豐功偉績,謳歌老一輩的艱苦創業精神,謳歌我們偉大的時代。

圖1.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與著名國畫畫奚文淵聯袂共同創作革命歷史題材瓷板畫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為了用藝術的方式追尋90年來走過的光輝歷程,今年初賴德全大師又特別邀請了上海實力派國畫家奚文淵聯袂共同創作了革命歷史題材系列瓷板畫《紅色記憶之井岡山》《紅色記憶之橘子洲頭》《紅色記憶之延安》《紅色記憶之黃河》。這批作品均是以毛澤東主席形象為主要題材,通過不同時期和背景再現偉人毛澤東的雄才偉略與運籌帷幄,動人心魄的一面。

圖2、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與著名國畫畫奚文淵聯袂共同創作《紅色記憶之黃河》
《紅色記憶之黃河》用寫實與象征相結合的藝術手法,表現了偉大的歷史事件,場面恢宏,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作品畫面充分突出了毛澤東主席的風采,他身披棉大衣,面帶微笑,正視遠方,豪情滿天。他微昂的頭顱,深邃的目光,堅定的表情,顯示出高瞻遠矚的氣魄。整個作品旋律激昂,波瀾壯闊,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毛澤東胸懷大志,不畏艱難的英雄氣概。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雄魂。毛澤東是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領袖。把氣勢恢弘的黃河與一代偉人毛澤東連在一起,也是把當年中國的命運和毛澤東緊密相連的。正是因為有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們建立起以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才有我們今天來自不易的幸福生活。

圖3、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與著名國畫畫奚文淵聯袂共同創作《紅色記憶之延安》
《紅色記憶之延安》根據毛澤東在延安棗園時候生活時期而創作的。延安的深秋略帶寒意,毛主席剛剛寫完文章走出窯洞,身穿土布棉襖頸圍細毛巾,左手捻著香煙坐在石凳上小憩。前面走來延安的鄉親們,毛澤東正在和他們親切地交談,臉上露出慈祥般的笑容。身旁是石碾子古樸沉淀,后面是毛主席居住的窯洞,窯洞墻面掛著主席最愛吃的辣椒。秋天的棗樹葉子早已凋謝了,只留下蒼勁老辣的光禿的樹和縱橫穿插帶剌的樹枝。這就是毛澤東在延安棗園時候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他與延安人民的魚水情深,樂觀向上的情懷和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的史跡。這些故事將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征程上奮進。

圖4、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與著名國畫畫奚文淵聯袂共同創作《紅色記憶之井岡山》
《紅色記憶之井岡山》取材于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分隊伍,與毛澤東統率的井岡山部隊勝利會師的故事。畫面描繪井岡山會師后毛委員和朱總司令兩人交談的場面。毛澤東神采奕奕,雄才偉略指點江山,朱司令聚精會神傾聽毛委員講話,堅定而凝視的目光注視著前方。腳下是盛開著的江西名花紅杜鵑,艷麗多彩,身后是巍峨的井岡山五指峰,青松,泉瀑相伴,紅軍部隊沿著一條山路向山頂攀登,朝霞映紅了天邊,革命的星星之火將燃遍全中國。

圖5、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與著名國畫畫奚文淵聯袂共同創作《紅色記憶之橘子洲頭》

圖6、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潑彩瓷板畫《井岡山筆架峰圣境》

圖7、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瓷板書法
藝術來源于生活,只有扎根厚實的紅土地,才能體會紅色文化的內涵與精神。賴德全大師經常去外地,走進大山,住進農戶,不斷地從大自然中吸取營養。把鮮活的形象和心靈的感動融入到他的藝術作品中,從而使他的寫生瓷板不是單純地再現自然美景,而是賦予自然以歷史文化內涵。使創作的自然山水更美,更具有生命力。
大師通過創作紅色題材系列作品向我們展示的黨的光輝歷程,是一種緬懷歷史,珍惜現在,展望未來的心靈大洗禮。讓我們永遠銘記黨恩,永遠對黨忠誠,永遠保持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搏精神,我們的國家才能夠繁榮昌盛,我們的人民才會有幸福感,我們的民族才能走向復興,創造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