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因無意緣塵土——《冰清玉潔》
歲朝清供,水仙首選。“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此花一花六瓣,作白色,花心呈黃色如盞,故得“金盞銀臺”之美名,幽香襲人,淡雅高潔。宋代劉邦直的《詠水仙》,最能表達此花的神韻: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娥眉篸一枝。
瓷瓶《冰清玉潔》是揚龍先生與楊永善教授繼《小菖蘭》之后的再次合作。器身上部如長頸,微鼓,底部扁大豐滿似缽,給人以穩定優美的感覺。瓷瓶外形與一缽盛開的水仙渾然相合,可謂構思奇巧,攝人心魄,雖由人作,宛如天開。吾觀作品有“四清”:質清、色清、氣清、韻清,真是一清到底見精神!“清到十分寒滿地,始知明月是前身”,故花中君子若舉五,必是水仙也。

居高聲自遠——《柳葉蟬瓶》
這是一件托物寓意,寄情寓興,物我一體的佳作。作品帶有“自況”的意味,圖中的蟬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它高居在柳枝上,餐風飲露,卻能流響出疏柳,居高聲自遠,暗喻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依賴外力,自能聲名遠播。瓶的造型如柳葉(二維),也似蟬蛹(三維),頗多天趣。加之色彩渲染得宜,將柳枝絲絲弄碧輕柔婀娜之態表達了出來,令觀賞者似有蟬聲盈耳,吟風韻長的絕妙感覺。

《小豌豆》

信手幾點紅,能解無邊春——《小花》
中國藝術和哲學有“見微知著”的智慧和“以小見大”的特殊創作理念,認為空間再小物象再微,都是一個自在圓融的世界。《小花》和《小豌豆》堪稱典范,作品的物理空間雖小,作者的心靈體驗卻很博大。畫面上的數片綠葉和幾朵小花,散發出多少柔情蜜意,欣欣生意蘊含著多少禪思妙語。小花空靈幽淡、清麗雅逸、風姿灼灼,纖巧中透出挺秀,與材質美渾然一體,更能體現出醴陵瓷水靈通透,清新潤澤的特色。伩手幾點紅,能觧無邊春,微花勝卻萬紫千紅,這正是“陳瓷”魅力之所在,能令觀者產生翩翩遐想,久久難忘。
一般制品在燒制時經1400℃左右高溫,因坯體越輕薄越容易變形,為求合格,多數以增加重量來保之。此件作品為突出玲瓏剔透的瓷質美,經反復嘗試對泥釉的重新配兌,在大量的失敗中加以總結,終于取得成功,使坯體輕巧完美,得此精品彌足珍貴!

依依脈脈兩相思——《芍藥圖》
芍藥比牡丹更為綽約,是愛情之花,最早見于《詩經》“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意思是說,相互調笑心花怒放,送支芍藥表愛情。 作品色彩明亮卻沒有浮艷之氣,以作者自己調配的藍灰色料繪枝葉,與紅花相得益彰,給人以熱烈靚麗的誘人魅力。作品發表于2010年中國郵政明信片上。

莫道人間無正色,今朝初見洛陽春《春滿人間》
作者擅長畫牡丹,他摒棄了妖艷媚俗的舊套路,享有“牡丹陳”的美譽。先生以自我心靈對牡丹的獨特感受,準確地把握了生機勃勃、神態各異、情趣盎然的高貴和清雅氣質,故其筆下的牡丹瓷畫令人賞心悅目,“一見鐘情,百看不厭”,彰顯出莊重而飽滿的畫面,別致而耐人尋味的意蘊和音樂般的韻律感。
此款為作者設計中的經典之一,造型簡練,構圖嚴謹。畫面中花枝葉的俯仰穿插、疏密對比,起承開合、留白大小等都經過反復推敲,較好地展現了牡丹的“正氣”——雍榮、端莊、大氣、雅麗和從容。繪制時運用了高溫中發色不穩定,且已不復再現的釉下色料,并將層次分明、漸變有序的“薄施淡染”分水技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成型工藝的難度以及燒制氣氛中的不確定性,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先生常說釉下五彩是極其復雜的手工技藝,一個人很難做好,卻容易做壞,此作也正體現了釉下五彩所蘊含的群體智慧之美。
“平生自是愛花人,到處尋芳不遇真。祗道人間無正色,今朝初見洛陽春”。這首著名的宋詩《洛陽觀花》,既可用來贊譽揚龍先生執著的事業心,也寄托了他對恩師“釉下彩宗師”吳壽祺和宋成仁深深的懷念之情。

彩以清用而無痕——《翠玉》
先生襟懷坦蕩,在創作中看重“自然的純粹性”,亦即天趣,追求一種寧靜淵澄、端樸無華的審美情趣。此作著色蒼渾透出韶秀,有君子之風,貴內質而輕浮華;設玉色,不事華麗,溫潤淡雅文質并茂。乍觀則和婉雅致,細品又得氣韻芳澤之妙,再讀方知境界之高遠。
我以為釉上五彩畫牡丹,往往濃艷有余而靈氣不足,以色追色徒具表面之燦爛,反不及釉下五彩清淡素雅的蕭散之美。用色以破用而生韻,施彩以清用而無痕,這才是素樸之妙韻,才真正體現出真實世界的本色。

墨以破用而生韻——《翰墨遺香》
作品形體穩重大方、線條清晰明快,是一件“墨以破用而生韻”的杰作。此作與“丹青競勝”的色彩觀反其道而行之,巧用“墨分五色”的單一墨色及先生自創的“薄施淡染”技法,使畫面層次豐富,寧靜祥和,真氣彌漫,和氣通靈,正所謂“洛陽三月春消息,在我濃煙淡墨中”。先生筆下的淡墨牡丹,仍不減其國色天姿和絕世風韻。

清風一曲有琴韻——《清風曲》
清風徐來,花枝搖曳,綠葉婆娑。靜中寓動有琴韻,起名《清風曲》貼切之極。作品構圖簡潔疏朗,節奏明快,利用線條的高低疏密、穿插折返,展現花葉在風中的動態和蓬勃生機。清風一曲,在靜中瞥然省悟:清麗而靜,和潤而遠,從容而圓,乃此作之文人境界也!
作品注重整體效果,同時將薄胎的白潤、精細的瓷質美及飽滿古拙之造型美完美結合,令觀者產生“一見鐘情,百看不厭”的大美感覺。此作品于2009年被首都博物館收藏。

花是地上的星——《玉如意》
“淡雅”是醴陵釉下五彩瓷顯著的特點之一,作品以清澈素雅的色調,端莊挺拔的造型,較好地把握了材質美與裝飾美的統一。詩人說“星是天上的花,花是地上的星”,畫中的幾枝藍色微花細朵,就是這樣的星星,它鑲嵌在人們心靈的天空里,使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喚回平和、閑適、寧靜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