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璟通藝坊每年都參加上海藝術博覽會,并每年推出不同的展覽主題,去年是“當代陶瓷從傳承走向創新”的創新篇,今年推出“當代陶瓷從傳承走向創新”的傳承篇。本次藝博會的展品,璟通藝坊著重推出一批景德鎮藝術瓷廠在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制作的古粉彩瓷。其中有許多博物館典藏的重量級作品,有胡明正的《龍紋》瓶、葉冬青的《龍》盤、王鶴亭《六鶴同春》扇形瓷板與粉彩《魚樂圖象鼻雙耳》瓶、傅堯笙《花好月圓》瓷板、鄧肖禹《十二喜圖》圓盤、李金根《大富貴亦壽考》瓶等陶瓷老藝人的作品,此外,還特地展出“文革”作品《語重心長》瓷板、粉彩《農會》瓷板。
新中國成立后,民國時期的景德鎮繪瓷名家大部分被集中在陶瓷美術合作社工作,王錫良、張松茂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當年都在合作社工作,隨著形勢的發展,于1958年9月在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了景德鎮藝術瓷廠。藝術瓷廠可謂“名家匯集,高手輩出”,廠內又設特藝室,分人物組、山水組、花鳥組,當年在特藝室工作的趙惠民、王隆夫、章文超、曹木林、余文襄、吳元清、葉冬青、傅堯笙、余仰賢、楊家鑫、鄒寶林、鄒甫仁等人,日后都成為高級工藝美術師和工藝美術大師,就連當年是助理設計員的王安維,后來也成為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陶藝名家。因此,景德鎮藝術瓷廠是工藝美術大師們展示技藝絕活的平臺,是培養工藝美術大師的搖籃,是制作現代官窯的殿堂,是呈獻“東方瑰寶”的聚寶盆。
景德鎮藝術瓷廠的繪瓷名家和老藝人,在傳承清雍正官窯粉彩瓷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借鑒銅琺瑯彩、料器配彩和金漆工藝品鍍金技術,使粉彩裝飾技藝日臻完美,制作的仿古粉彩瓷,可與官窯瓷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