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瓷相比,當代瓷器的價格可用“低廉”來形容。但也正是兩者巨大的價差,使得當代瓷器收藏價值凸顯。當代瓷器尚未受到市場熱炒,安全性較高,也正是如此,目前正是逢低介入的較好時機。
當代瓷器整體價格并不高,這讓有經驗的藏家看到了它的收藏價值。
在近年來舉辦的拍賣會上,現代瓷器的表現的確不如古瓷。在去年,景德鎮舉行瓷博會,當代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的作品拍得700多萬元,這也只是為數不多的“亮點”而已。而古瓷卻動輒出現上億元的拍品,如最近在倫敦一次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花瓶拍出4.6億元的天價,更是將古瓷的價格推上了新高。
與古瓷相比,當代瓷器的贗品極為罕見,也正是因為如此,收藏的安全性較高,這對藏家來說,有益而無害。
古瓷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藝術性,古人的藝術境界高于現代人,這種特性使得古瓷具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加之部分古瓷與古代名人墨客或者皇家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使得它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底蘊。再者,就是古瓷是不可再生資源,歷朝歷代的戰亂、自然災害和其他人為因素,都讓古瓷數量不斷減少,能夠得以留存下來的已是稀缺品。由此看來,古瓷的收藏價值的確很高。
但當今古瓷器收藏卻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尷尬的現實,即魚龍混雜、贗品泛濫。記者常跟一些具有數十年的藏家交流瓷器收藏經驗時,也能夠聽到他們對現實無奈的抱怨,即使是“老法師”,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這種情形讓藏家對古瓷收藏充滿戒心,生怕不慎“挨宰”。
當代瓷器卻不存在這種情況,從安全角度來說,要好于古瓷。據了解,當代瓷器能直接從創作者手中購買,因此大大提高了收藏的安全性。
目前收藏市場上的確很難見到當代工藝美術大師的仿冒品。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制瓷工作者為了走捷徑,不惜靠仿冒當代名家的作品以求買個更高的價錢,但這種現象比較少見,較之古瓷仿制現象來說,其比例要低得多。
但是并非所有當代瓷器都值得收藏。專家介紹說,應將關注重點放在名家作品上。有業內專家表示,收藏當代藝術陶瓷風險最小的就是收藏大師的作品,最好是在有品質和信譽的藝術館選擇有大師親筆簽名證書的作品。大師的作品凝聚了其幾十年練就的手工技藝,學習古人而超越古人,勢必具有較大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