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庫中國訊 醴陵釉下五彩陶瓷作品因其具有獨特的美感和無與倫比的穩定性和巨大的保值升值空間,成為深受歡迎的收藏新品種。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陶瓷作品,初入者感到無所適從,瓷庫中國專家就釉下五彩陶瓷作品的欣賞和收藏談點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圖1:新滿花30頭國宴餐具
瓷庫中國專家認為,一件優秀的釉下五彩陶瓷作品一般來說必須具有以下四個特征才具備保值升值的潛力,才值得斥資予以收藏。

圖2:建黨90周年紀念品華彩中國滴水瓶
第一、優秀的釉下五彩陶瓷作品的畫面首先必須具有較高的藝術性。作為高檔藝術品,第一時間帶給人強烈而且持久的美感是必備的首要條件。陶瓷藝術作品的美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欣賞。一是陶瓷繪畫的題材本身給人美感,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比如去年是虎年,許多畫家喜歡以老虎為題材。但是在畫面的布置上就有許多技巧。首先是選擇畫一只、一對,還是一群老虎;其次畫面中老虎的朝向是上山虎還是下山虎;不同的人能夠從相同的畫面里解讀出不同的信息,能否引導觀眾理解繪畫創作的初衷?一般來說,一只老虎代表王者獨尊,但是往往也就是孤獨和霸道的象征;兩只老虎入畫一般來說就應當是一公一母,一臥一踞,一正一反,一慈一威,才能給人以和諧的感受。如果選擇花卉作為創作題材,花朵的數量同樣也有講究。畫的太滿則沒有靈氣,太疏就顯得單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六、九”的數量都可以代表多數的意思。“三”還可以給人穩定的感覺,“四”有四季發財的寓意。至于山水繪畫的留白更是被視為畫面是否具有生氣的首要標識。
第二、優秀的釉下五彩陶瓷作品是裝飾和器型的完美結合;釉下五彩瓷從根本上說是裝飾工藝,那么所有的裝飾工藝的最終結果首先必須是和作品器型的完美結合。繪畫題材也好,繪畫技能也無可挑剔,如果和器型不協調,仍然只是一件失敗的作品。不同的陶瓷器型有不同的視覺重心,不同的繪畫題材也對器型提供的觀賞面有不同要求,只有二者結合起來,才談得上美感。這也是許多宣紙上的繪畫高手,到陶瓷上進行創作很難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相比較宣紙的平面構圖,陶瓷創作實際是在立體的瓷面上進行構圖和布局,在欣賞過程中和對宣紙作品的一覽無余相比較,也具有獨特的移步換景的功能。一件好的作品會讓人覺得繪畫是對器型最為合適的裝飾,而器型也是表現這一題材的最好形式,二者達到高度統一和協調。
第三、優秀釉下五彩陶瓷作品還要充分體現釉下五彩的工藝特色。釉下施彩、高溫發色是釉下五彩的基本工藝特色;晶瑩剔透、色彩明快、清新脫俗、淡雅精致是釉下五彩的基本觀感;發色穩定、永不褪色、耐酸耐堿、無重金屬有毒元素析出是釉下五彩基本的物理性質,也是釉下五彩與同時期釉上彩、粉彩、低溫紅等其他裝飾工藝相區別的標準。只有燒制溫度達到1380度以上、發色純正穩定、釉面完整均勻、釉質通透的陶瓷作品才稱得上是一件優秀的釉下五彩陶瓷作品。比如斗彩就是在某一種或幾種顏色無法通過釉下五彩工藝燒造出來的前提下,不得以而采用釉上低溫發色原理進行補充,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不完善的釉下五彩工藝。
第四、優秀的釉下五彩陶瓷作品還必須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對于同一繪畫作者,能否代表他創作的最高水平?對于釉下五彩發展的某個時期,某一種特別的工藝嘗試,這一件作品能否具有代表意義?這些因素往往就決定了一件作品的實際價值和升值空間。例如在醴陵陶瓷生產歷史上有一段時期使用具有放射性的氧化鈾作為黑色的發色劑,稱為艷墨,有一段時期組織嘗試使用各種稀土顏料作為發色劑,這些嘗試的過程本身具有鮮明的時段性,產生的作品數量也非常有限,甚至隨著工藝的改進和顏料的替換,在沒有可能進行復制,這些作品自然也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值得收藏界廣泛關注。
接下來談談陶瓷收藏品的收藏問題,對于一個釉下五彩瓷收藏愛好者而言,得到一件好的作品只表示收藏工作剛剛開始,如果束之高閣,等著作品升值,雖然也無可厚非,但本人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一個釉下五彩瓷的倒爺罷了。
瓷庫中國專家認為,針對一件優秀的釉下五彩作品,收藏者至少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給自己的藏品一個精準的名份;自己的藏品究竟誕生在哪個年代,那家瓷廠,是哪位畫家在什么心情背景下創作的,在整個釉下五彩瓷的生產歷史上具有一個什么樣的地位,能否用一句簡單明了的定義來界定自己的藏品?這就需要藏家花心思下氣力弄清楚藏品誕生的相關背景,這個了解的過程也就是增長收藏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明晰產品價值所在的過程。
二是適當予以推介和交流。所謂奇貨共賞析,釉下五彩瓷終究是一件不同于金銀之類保值的等價交換物,而是可以提高收藏者藝術素養的藝術品。適當進行推介,發揮藝術品怡人悅己、陶冶情操的功能,使一件優秀的釉下五彩瓷作品能夠更加充分的發揮其價值,這也應當算是收藏者的義務之一吧。必經現在已經不是倡導財不露白、錦衣夜行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