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中華文化的象征。中國陶瓷以其獨特的魅力遠播海內外,成為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淄博是齊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國“五大瓷都”之一。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在國內具有重要的地位。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證明,早在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時期,淄博地區就開始了陶瓷生產。西周初,齊國始專設“陶正”官,管理陶器生產,并在齊都城內設立制陶作坊,從事陶器的專業化生產。魏晉南北朝前后,淄博地區的陶瓷生產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過渡。唐宋時期,陶瓷生產技藝日趨精進,規模不斷擴大,窯址星羅棋布,逐步形成了淄博特色,出產了一批頗有影響的陶瓷名品,寨里窯的青瓷、磁村窯的黑釉瓷、博山窯的絞胎瓷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時。明清時期,淄博陶瓷產品器型厚重,裝飾獨特,產銷兩旺,形成了以博山為代表的陶瓷生產和銷售中心。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淄博陶瓷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立足當地資源,開拓創新,開發研制出滑石質瓷、高長石質瓷、炻器和合成骨質瓷等新瓷種。刻瓷藝術在國內外獨樹一幟。以中華龍國宴瓷為代表的日用陶瓷,已達到中國陶瓷的最高水平。淄博作為中國五大陶瓷產區之一將與全國陶瓷同仁攜手合作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淄博陶瓷博物館設在淄博市展覽館三樓,展示面積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展示面積最大、品種最齊全,展示水平最高的現代化陶瓷博物館之一。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來,淄博出土、生產和收藏的各類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廳分前言區、綜合展區、古代和近代展區、現代展區、陶藝創作區、陶瓷精品銷售區和廣告區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譽海內外的北朝青釉蓮花尊、宋代雨點釉、茶葉末釉、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龍山文化蛋殼陶和宋代的影青執壺、定窯碗、哥窯碗等稀世珍品。現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藝術風格分建筑陶瓷、園林藝術陶瓷、衛生陶瓷、日用陶瓷、藝術陶瓷、現代陶藝、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幾大部分進行了分類陳列,展示了淄博陶瓷的最高藝術水平和發展成就。在陶藝創作區--"陶苑",觀眾通過現場親手制作,能夠盡情領略陶藝創作的樂趣,增強對陶瓷文化的感性認識。
參觀淄博陶瓷博物館您將會深入了解淄博陶瓷8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和淄博陶瓷的最新發展成就。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文明的認識也將得到一次質的升華。
淄博中國陶瓷館,坐落于淄博市中心文化廣場(淄博市張店區西四路中段),為國家AAA級旅游景點,是國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展品最全的專業陶瓷館。
淄博中國陶瓷館總展銷面積10000多平方米,分陳列展示和經營銷售兩大部分。其中陳列部分包括序廳、綜合廳、古代廳、現代廳、高技術廳、國際廳,陳列展品3000余件(套),全面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年來的中國陶瓷文化,反映了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陶瓷工業的最高藝術水平和最新發展成就,以陶瓷展品為載體,生動直觀地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
綜合展廳的陶瓷主題半景畫,高4米,長30米,游客置身其間,仿佛乘坐時空列車盡情穿梭于陶瓷藝術從過去、現代走向未來的輝煌歷程。
古代展廳古樸典雅,收藏了眾多國家寶貴文物、歷代珍品計450多件。
現代廳、國際廳簡潔明快,薈萃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的代表作品和美、英、德、法、日、韓、臺、港等國家和地區著名陶藝家的藝術精品計2600余件。
高技術陶瓷廳集科普性、趣味性、參與性于一體,采用聲、光、電、像和虛實、模擬相結合的現代化展示技術,全面展示了陶瓷新材料在空間、軍事、環境、生命科學、電力能源等六大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
經營部分主要由陶瓷經營部、陶瓷書畫拍賣廳、休閑陶吧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