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道題材、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題材方面,以塑造觀音、達摩、彌勒、釋迦牟尼、八仙、福祿壽三星等神佛題材為景德鎮老一代陶瓷雕塑家的特長。塑造得形體概括、形神逼真,神情世俗化傾向加大,令人喜愛。比如景德鎮觀音形象塑造最為傳神,令觀者不禁虔誠地心生一拜。八仙組合雕塑,展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樂趣,引人神往。達摩雕塑為人們樹立了剛正不阿的堅定形象。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創作題材,在新時代的陶瓷雕塑藝術當中進一步得到發揚。所創作的古典文學名著人物雕塑形象栩栩動人,說明陶瓷雕塑家們對文學名著理解的深度。《三國演義》題材內容得到全面的藝術概括與創造。《紅樓夢》十二金釵被創作成一組婀娜多姿的雕塑。將《水滸傳》一百零八將形象創造成氣勢浩大人物群雕,進一步反映了偉大的農民起義精神。這種氣勢磅磗的人物群雕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少見的。《西游記》中的人物也被進一步概括與提煉,賦予新的思想內容。
(2)陶瓷雕塑藝術家們對新時代的感知,對新生活的熱愛,使得景德鎮雕塑藝術題材發生重大變化。景德鎮雕塑藝術家站在當時社會情境之中,創作思想與現實發生緊密聯系成為其時創作的主旋律。
如工農兵形象和社會生活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形象,在當時的雕塑藝術中反映出來。領袖形象也在雕塑藝術中大量體現。
(3)革命歷史題材也是雕塑家們在新時代著重創作的題材。紅軍題材、京劇樣板戲人物題材等,都是景德鎮陶瓷雕塑家創作的重點。景德鎮雕塑家們藝術地記錄與展現了中國革命歷史。這也是符合官方主導與推崇的標準。
(4)不斷從中國歷史文化中發掘出創作題材。如以敦煌文化中飛天形象,創作出《飛天》陶瓷雕塑。如從古詩詞中意境中創作出《寒江獨釣》陶瓷雕塑。將傳統羅漢題材重新創作為人們喜歡的喜笑顏開的大度羅漢。將古代詩人屈原塑造成栩栩動人的愛國者形象等。
(5)對傳統題材和歷史題材,也進行了新的藝術提煉和對其內涵進一步開掘。如《武松打虎》、《盜仙草》、《嫦娥奔月》、《花木蘭》、《鐘馗嫁妹》等,都是陶瓷雕塑藝術中常見的藝術題材。這些題材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賦予其深刻的思想意義,呈現出新時代的面貌。如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題材就被重新演繹,賦予其偉大的反抗精神,以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反抗舊社會的正義性。
可以說當代景德鎮雕塑藝術的題材使其思想內容發生了自古末有之變,這極大地提升與豐富了景德鎮雕塑藝術。它與當時的其它門類藝術一樣,記錄在中國大地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反映了新時代的精神特征,以及中國人民在這個新時代的情感狀態。
二、創作思想的豐富性。景德鎮陶瓷雕塑藝術思想的豐富性,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反映了時代變遷與時代精神。這就是從中國傳統社會進入到一個亙古末有的新社會的歷史。從而也藝術地反映當代中國的社會風貌與社會現狀。它既保留了中國文化精髓,又融入了一個新時期創作思想。這對于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藝術其實是一個幸事,它實際上是的藝術思想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