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樂”,是越窯青瓷甌樂的簡稱,又稱“水盞”之樂。也許很多人對這種藝術并不了解,但是它是中國最古老、最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民間器樂表演形式,它采用陶瓷土制成的樂器和器皿,配合箸根打擊而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達到演奏的效果。
歐樂險遭失傳。
中唐時期,青瓷甌樂進京,得到系統發展,之后通過海上陶瓷之路,從中國傳到了南亞、中亞和西亞等地。元明清時期越窯逐漸衰落,甌樂傳承也面臨后繼無人而消亡的境地。
重回舞臺 遭受熱捧
據介紹,近年來,為了傳承這一民族音樂瑰寶,慈溪市通過政府扶持、市場動作的形式,著力挖掘青瓷甌樂。經過多年努力,唐宋青瓷甌樂終于重新回到藝術舞臺。《九秋風露》、《上林追憶》等一批甌樂作品問世,并到中國香港、臺灣以及法國等地開展文化交流,滿載而歸。
趁熱打鐵 獻奏世博
據慈溪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方麗川介紹,中國民族音樂史上頻臨失傳的越窯青瓷甌樂將應邀“四進2010年上海世博園”,向世人展示中國古老的瓷樂之美。為上海世博會創作排練的大型甌樂音畫《上林瓷風》,運用甌樂、舞蹈、詩歌、舞美等綜合藝術,形象地展示了錢塘兩岸先民們生生不息的生命節律和歷久彌堅的創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