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排刷蘸上預先調好的水膠刷在素胎上,隨后將紙或布附著其上,再用排刷反復涂刷,以保證紙或布與素胎緊密粘合,這道工序需從局部開始,逐步完成。

紙或布貼完以后,由于在接縫處會形成起伏,需打膩子做表面平整處理,另外,這樣做還有助于顏色的附著。膩子要盡量打得均勻,薄厚適度。

膩子的成分為:乳膠、滑石粉、水。

大型的彩塑或相對平整的部位可用膩子鏟均勻刮抹。

小型的彩塑或造型變化復雜的部位可用板刷涂抹。

待膩子干燥后,再用砂紙進行打磨,要求造型表面平順無坑洼。另外,由于塑像貼金的部位對平整度以及硬度要求更高,所以需要原有基礎上涂漆進行更細致的打磨,為使金箔色澤沉穩,一般選擇黃色漆或棕色漆為宜。

根據粉本圖樣,將圖案勾描在素胎上。并標明所涂顏色,便于敷彩。

整體圖。

瀝粉工藝在宋代之后的彩塑上大量運用,雖然最初是為了模仿衣物的金絲織繡效果,但它在既起到分隔圖案作用的同時,卻使造型增添了一分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