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高嶺石或多水高嶺石為主要成分,質地純凈的細粒粘土,系首先發現于我國景德鎮附近的高嶺村而得名。據歷史文獻記載,景德鎮高嶺村一帶的粘土在清初開采極盛,至光緒年間始漸衰落,并以潔白、細膩而聞名開世,為制坯不可缺少的原料。于 是當鎮上瓷工遂沿用村名"高嶺"名之,以便與他處所產瓷土區別。后又引伸之,凡與高嶺地方所產的高嶺土有相同產狀和用途者,皆稱高嶺,如星子高嶺、撫州高嶺等。
高嶺英文讀作"Kaoling",后德國學者李希霍芬(Richthofen)按音譯成"Kao-lin",介紹于歐美礦物學界,經一百多年廣泛采用,遂成世界通用之名稱。
一般高嶺土原礦中含有少量蒙脫石、伊利石、水鋁英石、以及石英、云母、黃鐵礦、方解石、有機質等雜質。經過手選或精制加工后高嶺土可達到高嶺石的理論組成。其理論組成是:SiO246.54%、Al2O339.5%、H2O13.96%。純凈高嶺土外觀呈白色或淺灰色。含雜質時呈黃、灰、青、玫瑰等色。原礦呈致密塊狀或疏松土狀,質軟,有滑膩感,硬度小于指甲。比重2。4~2。6。干燥后粘舌有吸潤性。耐火度高,可達1770~1790℃。中、低可塑性,具良好的絕緣性和化學穩定性。煅燒白度高,達60~90%不等。主要用來制作日用陶瓷、工業陶瓷、建筑衛生陶瓷與耐火材料。也作為造紙、橡膠和塑料制品、油漆、紡織等的充填料或白色顏料。高嶺土按成因可分為原生與次生高嶺土二種。我國著名產地是江西景德鎮、江蘇蘇州及湖南南界牌、山西大同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