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的胎質分為幾種?哪種更好些?
[日期:2010-03-06] |
來源:網絡
作者:未知 |
[字體:大 中 小]
|
▲鈞瓷胎質按其斷面顏色,一般可分為灰、灰黑、灰白三種胎質。
▲灰胎是鈞瓷的基本胎色,從古至今以此胎為最多。
胎是指經高溫燒成后鈞瓷制品的非釉部分,即原來的坯體。
鈞瓷胎質細膩,致密堅固,按其斷面的顏色,一般可分為灰、灰黑、灰白三種胎質。
灰胎是鈞瓷的基本胎色。從古至今,鈞瓷以此胎為最多。鈞瓷采用禹州當地原料配制泥料,泥料中含有一定的鐵質,這種鐵質在還原氣氛下燒成,就會使胎色發灰,形成常說的“香灰胎”。若泥料中含鐵質較多時,胎色較重,形成灰黑胎;泥料中含鐵質少時,胎色較輕,形成灰白胎。
灰胎和灰黑胎由于鐵質的作用,在還原氣氛下燒成時,胎足表面無釉處就會形成芝麻醬色,即所謂“芝麻醬底”。亦稱“鐵足”、偶爾胎足也有呈灰黃色的,這是由于窯內還原氣氛變輕而氧化的緣故。灰白胎由于胎色較白,往往還要在底部露胎處施上一層芝麻醬色釉。
鈞瓷胎的顏色對釉的色調有一定的襯托作用。一般而言,胎色重時鈞釉色調沉穩,胎色淺時鈞釉色調鮮艷。兩者各有千秋。但以灰胎為更好些,因為它最能代表鈞瓷的固有特點。無論胎色深也好,胎色淺也罷,判定一件鈞瓷藝術品的優劣,關鍵還是要看釉面的窯變效果究竟如何。
有一種鈞瓷的胎質顆粒度較粗,這種坯胎主要是1米以上的鈞瓷大瓶或其他大件產品所具有。胎的斷面也呈灰色。胎粗是因為胎中加有粗顆粒的耐火骨料所致。因器型較大時,坯體在高溫下易變形和開裂,加入粗骨料則可增強坯體的支撐力,起到骨架作用,防止這兩種缺陷缺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