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周口古陶瓷》圖集






[日期:2021-11-01] 來源: DoodooART  作者:玉龍、翟靜 [字體: ]

 

綠釉紅陶雞 東漢 高 16厘米,長18厘米,足距 7厘米 原扶溝縣博物館舊藏,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泥質(zhì)紅陶。雞冠高起,眼圓睜,脖向前抻,胸部挺起,兩翅膀附貼身上,尾巴張開、上翹,兩腿稍向外開支撐身體,周身羽毛光滑秀麗。雞身施綠釉,釉面反鉛變白,剝釉嚴重。

綠釉紅陶狗 東漢 高 34厘米,長 33厘米 1986 年扶溝縣白潭鎮(zhèn)高集村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泥質(zhì)紅陶。昂首狀,鼻、眼、嘴分明,雙耳直立,尾巴上翹,四腿直立。狗頸有項圈,腰部有肚帶,背部有單系。器身施綠釉,釉面反鉛變白。

 綠釉紅陶狗(一對) 東漢 陶狗(左側(cè))高 36.3厘米,長36.3 厘米,寬16厘米 2001 年5月商水縣黃寨鎮(zhèn)呂墓墳M16 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

泥質(zhì)紅陶。呈立狀,身體肥碩,仰首,兩耳直立,吻部較平,口鼻清晰,眉、眼、須剔刻。線條流暢。頸部有脖牽,腹部飾帶扣,束腰,背部有系。尾巴向上卷曲,柱狀腿,四足平伸。通體施綠釉,釉面反鉛變白。

陶狗(右側(cè))高 24.7厘米,長 30.8 厘米,寬18.8 厘米 2002 年 7月項城市湖濱路蛤蟆寨 M6 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

泥質(zhì)紅陶。立狀,仰首,兩耳前傾,吻部短平,胡須劃刻,頸部有脖牽,腹部有帶飾,尾巴卷曲,四腿直立,蹄形足。通體施綠釉,釉面反鉛變白,有剝釉現(xiàn)象。

紅釉紅陶壺 東漢 高11.7厘米,口徑6.9厘米,底徑4.4厘米 周口市關(guān)帝廟民俗博物館藏

泥質(zhì)紅陶。方唇,直口,厚沿,直頸,斜肩,鼓腹,腹下收,小平底。器身胎質(zhì)細膩,器表施紅釉,有剝釉現(xiàn)象。

紅釉紅陶壺 東漢 高40.7厘米,口徑16.3厘米,底徑15.2厘米 淮陽縣博物館藏

泥質(zhì)紅陶。方唇,平沿,口微敞,高頸,弧肩,肩附對稱鋪首,球腹,圈足稍高。胎質(zhì)較細,器身施紅釉,器內(nèi)無釉。頸肩部飾凸弦紋3周,腹部飾凹弦紋3周。

紅釉紅陶壺 東漢 高34厘米,口徑14.4厘米 項城市博物館藏

泥質(zhì)紅陶。方唇,口微敞,高頸,弧肩,肩部貼附對稱的鋪首弦環(huán),圓球腹,圈足外侈。器身施紅釉,頸肩部飾3周凸弦紋。

綠釉紅陶臥羊尊 東漢 高 23厘米,口徑 5.4厘米,縱36.6 厘米,橫15.8 厘米 1979 年項城市蛤蟆寨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泥質(zhì)紅陶。體呈臥羊狀,昂首平視,口微張,角向后卷曲,頂有一小圓形口,小尾,四足作跪臥狀。器身通體施綠釉。

綠釉紅陶鸮尊 東漢 高28厘米,口徑9厘米 1979 年項城市蛤蟆寨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泥質(zhì)紅陶。正面看儼然一只棲立的貓頭鷹,昂首直視,釣形鼻與上顎連為一體,雙目炯炯,似有所矚,大有待機撲擊攫取之勢,兩耳后傾,胸脯豐滿,兩腿屈于翼下。兩翼及尾部飾簡潔陰刻豎弦紋,通體布滿剔刺成魚鱗狀排列的羽毛,器身施綠釉。

綠釉紅陶井 東漢 高 22.5 厘米,底徑13厘米 1977 年項城市秣陵鎮(zhèn)漢墓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泥質(zhì)紅陶。提梁式井架,架下一轆轤,圓形井口,細圓形井身,狀若豆柄,馬蹄形井座,平底。器身施綠釉,底無釉。

彩繪女立俑(一組) 漢代 高 31 厘米 1986 年扶溝縣白潭鎮(zhèn)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泥質(zhì)灰陶。侍立女俑,體形修長,秀目小口,面涂白粉,黑發(fā)盤髻于腦后,髻束飄帶于背,雙手相交垂袖于腹前。身穿長裙,裙寬大垂地。通身涂白彩,衣襟為紅彩。

 綠釉紅陶豬圈 東漢 高22 厘米,縱20厘米 項城市博物館藏

泥質(zhì)紅陶。由廁所、豬圈兩部分組成。廁所位于上部,呈閣樓狀。下部左側(cè)是一豬圈,內(nèi)塑一頭小豬,生動逼真;右側(cè)為一登梯,器身施綠釉。

綠釉紅陶灶 東漢 高 24.5 厘米,長 46厘米,寬 24.5厘米 鄲城縣博物館藏

泥質(zhì)紅陶。長方體形,灶面有兩眼灶釜,臺案兩側(cè)放置刀具、俎板、水瓢各一,魚3條.器身施綠釉。

綠釉紅陶耳杯 東漢 高 2.5 厘米,長 10.2 厘米,寬8厘米 商水縣文物管理所藏

泥質(zhì)紅陶。呈橢圓形,方唇,新月形雙耳與口沿向外平折,斜腹,平底。器內(nèi)壁與口沿均施綠釉,外部無釉。

醬釉三系盤口壺 北齊 高 14.8厘米,口徑6厘米,腹徑8.4厘米,底徑5.6 厘米 2002 年4月項城市湖濱路 M4 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

泥質(zhì)紅陶。盤口,細頸,孤肩,肩附3立耳狀系,腹下斜收,平底。胎呈紅色,施醬釉,有細小開片。

三彩爐 唐代 高 11.3 厘米,口徑 15.3 厘米,腹徑 22.6 厘米 1998 年 10月周口市農(nóng)村信用社 M1 出土, 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圓唇,敞口,短立頸,弧肩,鼓腹,腹上部飾一周凸弦紋,圜底,下有三蹄狀足。肩、腹部以藍彩為底繪藍、白、黃三色點狀釉,施釉不到底。

三彩爐 唐代 高 17.9厘米,口徑 9.4 厘米,腹徑 11.1 厘米 2000 年11月項城市蓮花面粉廠M13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圓唇,敞口,短立頸,圓肩,鼓腹,腹部飾一周凹弦紋,圜底,三蹄足,藕粉胎。肩用白、褐、綠彩繪敷6片蓮瓣紋,腹為點狀飾,施釉不到底。

三彩爐 唐代 2011 年11月鹿邑縣華展小區(qū)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

圓唇,敞口,短立頸,圓肩,鼓腹,上腹部飾2周凹弦紋,圜底,三蹄足。藕粉胎,肩用白、褐、綠彩繪敷16片蓮瓣紋,腹為綠色流釉狀飾,釉不到底,下部為棕色釉。

 貼花三彩爐 唐代 高14.4 厘米,口徑9.3 厘米,腹徑15.1 厘米 1999 年7月淮陽縣西柳湖 B2M4 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圓唇,敞口,短頸,弧肩,鼓腹,圜底,三蹄足。藕粉胎。器身施棕黃釉至足跟,肩部貼飾四朵寶相花,腹部貼飾四變形動物紋飾與寶相花相間配置,貼花處用綠彩點綴。

寶相花三彩枕 唐代 高 5.7 厘米,長 12.4 厘米,寬 10.7 厘米 2001 年4月項城市蓮花路 M1 出土,現(xiàn)藏周口市博物館

長方形,枕面微凹,直角,四壁較直,平底,胎質(zhì)較松,呈藕粉狀。器表施綠、黃、藍、白彩,斑點狀釉,枕面中部繪寶相花,外陰刻兩長方形框和四對角線,底無釉。

三彩雙系缽 唐代 高 12 厘米,口 徑 14 厘米 沈丘縣文物管理所藏

斜方唇,斂口,弧肩。肩飾垂膽形雙系,鼓腹,小平底。胎質(zhì)較松,呈藕粉狀。腹上部施藍、黃、綠等彩,在藍、黃、白豎條紋間施綠地釉,綠地釉上用白、黃兩彩繪雙朵梅花,下半部無釉。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