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古至今,盡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鑒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陶藝,是中國傳統古老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的藝術形式。“陶瓷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而且經歷了一個復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淀歷程。它與繪畫、雕塑、設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等有著無法割舍的傳承與比照關系。







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開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動,并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失敗與成功的體驗,開始制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并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盡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異,由于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卻都表達著自己的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新石器時代首先表現在陶器的器形與紋飾和質地的感覺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藝術,各個地區文化彼此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共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美來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間接表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繪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貌。




中國傳統陶藝制作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仍盛而不衰,歷朝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時代風尚的不同,審美觀的變化,在陶藝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國內外許多學者、藝術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國傳統陶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