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世紀下半葉的一天,室町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政從下人手中接過青瓷茶碗后,原本因充滿期待而亢奮的心情瞬間跌落到谷底。此時室町幕府的威望江河日下,與足利義政的爺爺、第三代大將軍足利義滿主政時遠不可同日而語,不僅有權勢的大名對足利氏虎視眈眈,就連家族內部也斗爭頻繁,讓足利義政每日如坐針氈。
當得到那只產自中國南宋時期龍泉窯的青瓷茶碗后,足利義政便為其晶瑩剔透的釉面、沉穩如止水的內斂造型所折服,只是碗身的裂痕確實礙眼,這位被內憂外患所擾的幕府大將軍便想將其修復如初,為此特意遣人將青瓷碗送回中國,請技藝精湛的工匠以鋦瓷技術予以修補。
中國匠人以金屬鋦釘咬合瓷碗裂縫,足利義政看到修復完畢后的器物,就像被一只蝗蟲所依附,頓時興味索然。由于此碗的鋦釘形狀酷似螞蝗,為此后人便將其命名為“螞蝗絆”。據說也正是這次不甚成功的器物修復經歷,讓日本工匠開始思索更為完美的工藝品修繕方式,金繕修復法因此誕生!


金繕,是一項在日本工藝界頗為流行的傳統手工技藝,日語中稱為“Kintsukuroi ”。追根溯源的話,金漆修補(日本叫金繕修補)起源于中國髹飾工藝的金泥工藝,嚴格意義上屬于漆藝的范疇,修復所用的主要材料為生漆和金箔。用天然、未添加任何化學物的植物漆黏合瓷器的碎片或填充缺口,再將漆的表面敷以金粉或者貼上金箔。器物的傷口上像是融了些許的金子,有缺陷的部分被突出,但并不突兀。經驗豐富的藝人修復完畢的金繕作品,看上去甚至比完整的器物還要增色不少。
這也是部分國內學者反對金繕起源于日本說法的原因,他們認為金繕既然屬于傳統大漆技藝的一種,那它應該算是中華民族的創造物。更有引經據典者指出,明代黃成所著的《髹飾錄》一書中,便有“補綴:補古器之缺”的文字記載。可無論是日本起源說還是中國創造說,皆認為金繕相對于鋦瓷等技術,更能維護被修復器皿的完整。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日常生活器皿破碎后,主人通常不會給予修復,這使得補銅鍋、鑲菜刀等古已有之的修復技藝瀕臨消失。但由于某些人的惜物之心,讓諸如金繕等較為特殊的器物修復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中國漆藝所使用的生漆,也名國漆、大漆,是取自漆樹的原液,原本呈膠狀的生漆經自然風干后,就會顯現出既堅且牢的物理特性,能耐酸、耐熱、防腐。在金繕藝人眼里,它不但具有實用性,而且能呈現出美麗的光澤和色彩,將其涂于器物的表面,不但可以保護器物,而且具有美化與裝飾的作用。能借助金繕修復的器皿品種很多,其中以瓷器和紫砂器居多,除此以外也可以修復竹器、象牙或小件木器,玉器等。


經過金繕處理的器物,因原器物本身的材質、紋飾、色澤不同,為此所呈現的美感也各異;器物原本的傷口,因為金的加入,變得醒目卻不突兀,為此有了別樣殘缺的美。金繕師在修復器物時,以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為指導,能賦予器物別樣的美。
不同金繕師的工作風格也大不相同,大致可分為隨器修補、隨色修復與隨性創作三派。
“隨器”派以恢復器物的使用、陳設等功能為第一要務,通過修補去延長破損器物的使用壽命、以或艷麗或沉穩的裝飾去掩蓋破裂痕跡,可以說這一風格的金繕師都是實用主義者。
傾向于“隨色”修復的金繕師,則注重恢復器物的審美價值,讓被修復器物的外觀更接近原器,為此有經驗的金繕師能夠通過調制出與原器物顏色相似或協調的色彩、以非常高明的繪制手法,讓器物的破裂痕跡“消失”。
而主張“隨性”創作的金繕師更像是不受拘束的藝術家,他們與嚴謹的“隨色”派恰巧相反,并不介意改變器物的外觀甚至功能,為了追求特殊的視覺效果,“隨性”派會違背傳統金繕師的修補理念,將器物的原貌創作為面目全非的新事物。
如果說“隨器”派是中規中矩的大叔,那“隨色”派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而“隨性”派就純粹是個性張揚的少年郎了。金繕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審美,一種完善,一種創造。









不少人常將金繕與鋦瓷誤會為同一種技藝,其實關于修復器物的傳統技藝主要有三種,分別為鋦瓷、石膏修補,還有一種就是金繕。其中石膏修補主要用于古器物的修復,器具的缺失部分被修復師以石膏鑄模填充,多被應用于文物修復領域,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所展出的陶瓷殘器,多采用此法修補。鋦瓷、金繕則被廣泛運用于日用瓷、把玩件以及古董等品種的修復。



舊時民間更為常見的陶瓷修補方法就是鋦瓷,所謂“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講的就是這種手藝。鋦活兒也分粗活細活,一類是走街串巷的手藝人挑著擔子吆喝著上門修補破損的碗碟,是為節儉而不追求美觀,工藝略顯粗糙,但肯定耐用。另一類則是專門修補大戶人家的觀賞瓷或紫砂壺,因對象本身就不完全是實用器,價值多在其藝術功能上,修補的手藝也就更要求精致,遇到獨具匠心的手藝人,甚至還會使修補后的器物增值。
就技藝本身的功用和難度,鋦釘和金繕兩者應是不分伯仲,各有千秋。而石膏修復主要用于恢復文物原貌、然后將它向公眾展示之用。金繕過后的器物屬于二次創作,可以說是賦予了器物的第二次生命。
如今國內不少藝術學院都有漆藝專業,會做大漆工藝品的人都會做金繕。況且隨著現代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愛物之心的萌生、對待老物件的態度以及審美眼光的改變,讓金繕、鋦瓷等修復市場越來越大,從而使這項技藝會一直傳承、創新并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