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器:景德鎮制瓷專用術語,是指不能在輪車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琢器是舊時景德鎮制瓷業兩大系列之一,其產品既有圓形,又有異形,既有日用瓷,也有陳設瓷,它的產品不僅與園器有別,就連坯房布局、工種稱謂、生產工藝、行規習俗等也與園器迥然不同,都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

紅地耙花雙耳瓶 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館藏
琢器出自“玉不琢不成器”,所以首先給我們的印象,它的瓷器是精雕細琢的。琢器也有粗瓷和細瓷之分,比如講細瓷有很多的青花龍缸,還有大的瓶子,小到花籃瓶,三羊開泰瓶這樣的精品,這些都是陳設瓷、美術瓷,過去都是皇宮達官貴人富商所喜歡的,所以他的價值很高,工藝上也要求非常精細,當然也有老百姓平常用的粗瓷,比如講喜字壇,裝油的壺,喝茶的杯子,這樣普通的粗瓷也有,這都是屬于琢器。
琢器跟圓器最大的區別就是生產圓器業所不能制造的,如湯匙、帶柄茶碗、茶壺、肥皂盒等。琢器業下有粉定、大件、官蓋、描壇、淡描、滑石、雕削等七個子行業,民國初年,景德鎮總商會對圓琢二器所屬的子行業作了調整,規定:一非圓器之器形,二非用圓器之生產工藝的異形品種,全部歸屬琢器業。于是一些既非圓器、又非琢器的博古、針匙、燈盞等業均為琢器行業,抗爭前后出現的電瓷、衛生瓷、紡織瓷等,也歸屬了琢器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