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永東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乾隆粉彩蟠桃紋天球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多見青花,以海水龍紋為貴。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宣德天球瓶胎骨厚重,斂口短頸,上闊下斂;腹大而扁,砂底微凹。后仿的器型多頸長腹圓。清代天球瓶頸稍長、腹較圓,康熙時為平砂底,雍正為直口微撇,腹扁圓,乾隆時天球瓶直口較粗,圓腹,假圈足,部分為釉底。除了傳統的青花品種外,五彩、粉彩等彩繪天球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