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八吉祥紋”。瓷器佛教紋樣,為藏傳佛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寶物為題材的紋飾。始見于元,流行于明、清。八寶為: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腸結。八寶紋常與蓮花組成圖案,作折枝蓮或纏繞蓮托起八寶的構圖,也有以八寶捧團壽的圖樣。元代主要見于龍泉窯青瓷和景德鎮窯卵白釉瓷,以印花技法加以表現,紋樣排列尚未規范化。明、清時期景德鎮窯多以青花、斗彩、粉彩描繪八寶紋,紋樣排列規范化。明代早中期排列次序為:輪、螺、傘、蓋、花、魚、瓶(罐)、結;明代晚期至清代排列次序為:輪、螺、傘、蓋、花、瓶(罐)、魚、結。清乾隆以后又有見打亂上述次序。明宣德礬紅彩八寶紋雙耳爐、清乾隆粉彩八寶扁壺,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