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焰窯
[日期:2010-04-04] |
來源:綠寶石藝術陶瓷館提供
作者: |
[字體:大 中 小]
|
饅頭窯形制之一,亦稱“全倒焰窯”。從半倒焰窯發展演變而來,在形制結構上與半倒焰窯有明顯不同。其平面火膛、窯室合為一個圓形,壁直立,上部收縮成穹隆式頂,外觀呈圓形饅頭狀。窯室底,即窯床上縱向等距離以磚等材料砌制煙道,煙道上橫向平鋪一層磚,磚與磚之間有一定距離,寬度略同于煙道,構成一較密的吸火孔網。后部設—平面呈橫長方形或圓形的較大的煙囪。后壁下部設排煙孔,與窯床的煙道和后面的煙囪相通。燒窯時,火焰從火膛斜直噴至窯室頂部,然后全部倒向窯底,流經坯件,由吸火孔進入煙道,借助煙囪的抽力,將煙從排煙孔排出窯外。倒焰窯出現于明代,沿用至今,主要用于燒制瓷器,也用來燒制琉璃瓦和琉璃建筑構件等。倒焰窯與半倒焰窯相比,更能充分利用熱量,縮小窯室內各部位尤其是前后的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