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湖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重要遺址,C14、釋光測年結果顯示其距今約9000―7500年 ,位于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始發現于20世紀60年代初,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淀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
賈湖遺址呈近圓形,文化層厚1~1.5米。發現30年來,先后經歷了8次考古發掘,發現重要遺跡數以千計,出土文物5500余件,及大量動植物遺骸,2001年6月,國務院將其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確定為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并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顯要位置,垂青史冊。
賈湖遺址最重要的發現除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坊外,還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推翻了"中國笛子西來說"和"七聲音階外來說"。同時,發現了蠶絲蛋白殘留物,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近4000年,證實了中國是首個發明蠶絲和利用蠶絲的國家,對于絲綢發展史的研究起到關鍵作用,具有深遠的意義。

賈湖遺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提供了連接黃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間新石器文化關系的一個連接點,再現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輝煌,與同時期西亞兩河流域的遠古文化相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