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山東濟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






[日期:2022-03-09] 來源:濟南市考古研究所  作者:佚名 [字體: ]

 

圖一 墓地位置

墓地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董家街道季家寨村東南(圖一),墓葬共12座,編號為M7-M18(圖二)。

圖二 墓地航拍圖

墓葬規(guī)模較大,通長6.4-12.4米,均為南北向。除M13為石室墓外,其余11座均為均磚雕壁畫墓。

M7為磚雕壁畫墓,曾遭盜擾,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墓道南端被清代墓葬打破,呈臺階狀。門樓為磚石混合結構,石質門楣上刻有“郭氏之門”、“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等字(圖三)。

圖三 M7門楣拓片

圖四 M7墓室內磚雕

墓室為穹廬頂結構,墓頂已被破壞。墓室底部為圓形,有棺床,東西北壁有磚雕斗拱、桌椅、燈檠、衣架、柜、單層歇山式建筑(圖四)。門樓及墓室內壁畫保存較差,無法分辨具體內容。墓室內充滿淤土,發(fā)現人骨及碎瓷片,可辨器形包括瓷碗、瓷罐等。

M8為磚雕壁畫墓,保存較好,未被盜擾,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圖五)。墓道呈梯形,北寬南窄,西側為臺階狀,東側為斜坡狀。門樓為二層仿木結構建筑,墓室為磚筑穹廬頂結構,保存完好。

圖五 M8航拍圖

圖六 M8北壁磚雕

圖七 M8出土部分器物

墓室底部呈圓形,有棺床,東西北壁有磚雕斗拱、桌椅、燈檠、衣架、柜、單層歇山式建筑(圖六)。墓室內壁畫保存一般,底部壁畫大多脫落,東壁繪有開芳宴。墓室內墨書題記表明墓主人為郭德,其兒為郭佳,年代為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墓室內發(fā)現人骨2具,其中1具為火葬,出土器物包括瓷碗、瓷瓶、瓷罐、銅鏡、銅錢等(圖七)。

M9為磚雕壁畫墓,曾遭盜擾,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圖八)。墓道呈梯形,北寬南窄,為臺階狀。門樓為仿木結構歇山式建筑,保存較好(圖九)。

圖八 M9航拍圖

圖九 M9門樓(左)

圖一〇 M9墓室北壁彩繪(右)

圖一一 M9墓室底部結構

墓室為穹廬頂結構,墓頂石質蓮花藻井已移位。墓室底部呈方形,磚雕較少(僅東壁南側半磚當作燈檠),壁畫保存相對較好,主要包括建筑、車馬、花卉等(圖一〇)。墓室底部結構由下到上依次是3個并列磚砌棺室、石質蓋板、填土、青磚(圖一一)。

北壁嵌有石質墓志,表明墓主人為郭十公,年代為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墓底3個棺室內各發(fā)現人骨1具,出土器物包括瓷碗、高足杯、銅錢等。

M10為磚雕壁畫墓,曾遭盜擾,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墓道呈梯形,北寬南窄,西側為臺階狀,東側為斜坡狀。

圖一二 M10墓室北壁磚雕

門樓保存較差,上部及西部殘缺。墓室頂部已破損。墓室底部呈圓形,有棺床,東、西、北壁各有一磚雕仿木結構歇山式建筑(圖一二),其內有桌椅、燈檠、衣架、柜等磚雕。

圖一三 M10北壁啟門圖

墓室內壁畫保存一般,東壁繪有開芳宴,北壁繪有啟門圖(圖一三)及人物肖像,西壁繪有人物。墓室內墨書題記表明,墓主人為郭十二公,年代為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8年)。由于破壞嚴重,該墓未見人骨及隨葬品。

M12為磚雕壁畫墓,曾遭盜擾,由墓道、墓門、甬道、前室、過道、后室組成(圖一四)。

圖一四 M12航拍圖

圖一五 M12磚雕門樓

墓道呈梯形,北寬南窄,為臺階狀。門樓為仿木結構歇山式建筑,保存較好(圖一五)。門楣上發(fā)現紀年和墓主人信息[后至元伍年(1339年),墓主人為郭十一公],前后室均為圓形穹廬頂結構,墓室底部均呈方形。

圖一六M12前室南壁彩繪

圖一七M12后室孝行故事圖

墓室內磚雕較少,下層壁畫脫落嚴重,上層壁畫保存相對較好,前室壁畫主要包括建筑、花卉、蓮花藻井等(圖一六)。后室壁畫包括建筑、孝行故事圖、云鶴圖、流蘇、蓮花藻井等(圖一七)。墓室內發(fā)現人骨2具,出土器物較少,包括瓷碗、瓷盞。
M15為磚雕壁畫墓,保存完好,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圖一八)。

圖一八 M15航拍圖

圖一九 M15磚雕門樓

墓道呈梯形,北寬南窄,南端為臺階狀。門樓為仿木結構歇山式建筑,保存較好(圖一九)。

圖二〇 M15墓室北壁啟門圖

墓室為圓形穹廬頂結構,墓室底部呈方形,磚雕較少,壁畫保存一般,包括建筑、啟門圖、孝行故事圖、日常生活場景、流蘇、蓮花藻井等(圖二〇)。墨書題記表明墓主人為郭八公,年代為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該墓共發(fā)現7具人骨,至少包含1名未成年人。出土器物包括瓷瓶、瓷碗、瓷盤、瓷罐、銅鏡、銅錢、鎮(zhèn)墓石等。

M13為石室墓,曾遭盜擾,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墓道呈梯形,北寬南窄,南端為臺階狀。墓室頂部為圓形穹廬頂結構,蓮花藻井已移位,墓室底部為方形,墓底鋪有青磚。墓志表明墓主人為郭七翁的母親李氏,年代為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墓室內發(fā)現人骨3具,該墓出土器物較少,包括瓷碗、瓷盞、鎮(zhèn)墓石等。

M11、M14、16、17、18為磚雕壁畫墓,均遭不同程度盜擾,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墓道均呈梯形,北寬南窄,南端為臺階狀,門樓為仿木結構建筑,墓室頂部均已破損,墓室均為圓形,均有棺床,墓室內東西北壁有磚雕桌椅、燈檠、衣架、柜、單層歇山式建筑等。門樓及墓室內壁畫保存較差,大多無法分辨具體內容。僅在墓室堆積內發(fā)現人骨及少量瓷片。

山東地區(qū)尤其是濟南及其周邊元代磚雕壁畫墓發(fā)現數量較多,有明確紀年者數量相對較少,元代郭氏家族墓地是山東地區(qū)已知規(guī)模最大的。該墓地墓葬形制多樣,出土紀年數量較多,是近年來山東地區(qū)元代考古的重要新發(fā)現。墓葬形制為前后雙室且紀年明確的元代磚雕壁畫墓在山東地區(qū)是首次發(fā)現(M12);墓室內青磚之下暗藏棺室的葬俗也是首次發(fā)現(M9)。墓葬排列有序,明顯經過規(guī)劃,墓主人之間存在血緣關系,有助于研究元代晚期家族墓地的排列方式。根據墓葬形制、壁畫內容、體質人類學以及相關文獻的初步研究,墓主人應是漢族地主、富商階層。

墓葬年代較為集中,但是墓葬形制差別較大,存在磚室與石室、單室與雙室、方形與圓形等區(qū)別,葬俗包括土葬、火葬、遷葬、合葬等,墓葬磚雕及壁畫內容較為豐富,為研究元代晚期濟南地區(qū)地主或富商這一特定階層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喪葬觀念以及建筑、飲食、服飾等方面提供了代表性材料。墓葬中出土的各類瓷器種類較多,包含多個窯口,可以作為元代晚期的標準器,為周邊地區(qū)元代墓葬或遺址出土瓷器的斷代提供幫助,具有標尺作用。

 

 

發(fā)掘單位

濟南市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

郭俊峰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