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單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解峰

二佛并坐像殘件
古城村寺廟址由1號寺、2號寺組成,二者相距200余米。
1號寺建筑遺跡在農田改造過程中遭到毀滅性破壞,僅發現火炕1處、墻體基槽4段、磉墩3個,均為建筑地面以下部分殘跡。在晚期地層堆積、現代坑中發現大量遺物。其中,“壬子年六月作”銘瓦當的紋飾、制法均與遼寧北票金嶺寺出土三燕時期瓦件相同,推測“壬子年”為472年的可能性較大;并出土大量帶有北朝晚期中原地區造像風格的小型石造像殘片,其中一件背面有北周“建德”年號;出土的“倒心形”蓮紋瓦當與渤海國中晚期都城出土瓦當相同。推測佛寺始建于公元5世紀,屬于高句麗時期佛寺;廢棄年代不早于渤海國中晚期。

古城村2號寺廟址正射影像
2號寺共發現8處建筑臺基、1處窖穴。南北中軸線自南向北分別營建佛塔、佛殿、講堂,軸線東、西兩側營建禪房等設施。佛殿臺基夯土中發現舍利地宮,地宮內石函中發現鐵函,鐵函內發現各類材質遺物3555件,其中1件金瓶內發現7顆銀珠,應系影骨舍利。建筑廢棄堆積中出土各類瓦件130余噸,均為渤海國中晚期遺物。并出土大量大型佛造像殘片、小型石造像殘片及少量三彩器殘片等遺物。建筑破壞面上發現早期磉墩,遺址西側發現早于前述建筑的墻體基槽,臺基夯土中發現渤海國早期瓦片等遺物。根據層位關系及出土遺物判斷,2號寺始建不晚于渤海國早期,廢棄年代不早于渤海國中晚期。

發掘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