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南紫砂,北內畫,神工雙壺甲天下”。27日,中國鼻煙壺紫砂壺博物館在北京朝陽區高碑店民俗文化街開館,近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人士及收藏家驚嘆于中國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積淀。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代表,被譽為“集中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的中國鼻煙壺以及賦予“紫玉金砂”美名的紫砂壺,因濃縮了我國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積淀,集中體現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而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
中國鼻煙壺紫砂壺博物館由北京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聘請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冀派內畫創始人王習三擔當榮譽館長,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旨在收藏、研究、展示中國鼻煙壺、紫砂壺在各個時期,特別是近現代以來所創造的物質文化遺產;記錄中國鼻煙壺、紫砂壺的非物質文化的過程,為弘揚民族文化、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搭建平臺。同時,博物館的建立也為人們學習和體驗民族文化提供了好去處。
鼻煙自明萬歷年間由歐洲傳入中國后,先在宮廷王府中得到應用,到清代已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成為人們顯示身份和饋贈親友的時髦物品。中國鼻煙壺在材質上共有料器、玉石、有機物、陶瓷、金屬、內畫等六大類,在制作工藝上集書畫、雕刻、精鑄、鑲嵌、焊接、燒結、鍛造、點藍、琺瑯、黏合、模壓等各種技術于一體,甚至連中國傳統的刺繡、緙絲也用來制作精美的鼻煙壺囊袋。鼻煙壺的造型同樣讓人目不暇接:折方、揹壺、圓鼓、葫蘆、魚簍、火鍋、秤砣、折扇、梅瓶、素罐、各種仿生的人形、動物形以及因材而宜的隨形應有盡有。值得一提的是,自乾隆嘉慶時期內畫鼻煙壺的出現,由于它是由獨特的鼻煙壺造型藝術和中國的書畫藝術完美結合的產物,加之高難度的內畫技法,所以它一出現立即受到人們的青睞,被視為“中國一絕、鬼斧神工”的藝術,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門類,現在已經成為收藏家們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