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軍寶、鄭茜)記者近日從山東省菏澤市文物事業管理處獲悉,去年9月份在菏澤發現的古沉船隨著7日船錨、錨鏈的完整出土,田野考古工作全面結束,轉入室內整理階段。
據菏澤市文物事業管理處介紹,依據有關專家對沉船中所出土遺物多為元代后期的鑒定結果,將這艘船的年代定為元代。這艘沉船是目前在山東省內河流域發現的元代沉船中保存較好、較大的一艘,在全國也屬罕見。同時,這也是國內首次出土船錨帶有完整錨鏈的沉船。這艘沉船的出土為研究元代造船工藝提供了真實的實物標本,同時對于菏澤古代的河運、漕運、環境變遷等研究也有著重要的價值。
考古工作者在古沉船船艙內清理出文物118件,今年5月25日古沉船整體起吊至市博物館后,在船體下及周圍又出土部分文物。從沉船中清理出瓷器、銅器、鐵器、玉器、金器、漆器、木器、藤編器、竹器等共計127件套。有宋代銅錢、壽山石降龍、浮虎羅漢、鑲綠松石金耳墜、銅鏡、荷葉紋玉洗、飾“辛卯年何家造”銘紋漆碗、飾 “天地日月 國王父母”銘紋青石牌位、木質尺子、銅權、鐵剪刀、藤框、骰子等。
菏澤市文物事業管理處負責人表示,古沉船的工作已進入室內清理和修復階段,出土的鐵錨及錨鏈也已運到菏澤市博物館存放。船上木器、竹器、漆器都需要較長時間的脫水、整形和修復工作,斷成三截的船錨鐵鏈和銅器需要進行除銹和修復,變形嚴重的船體也需要進行修補、加固等工作。菏澤市計劃邀請湖北、陜西和山東省文物專家一起,共同進行對古沉船的修復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