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東盟文化產業論壇昨天在南寧召開。來自中國、日本和東盟各國文化官員、博物館館長、專家,就“經濟全球化、文化產業發展背景下的博物館運營管理”、“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開發”和“關于國際間博物館合作交流的建議”等議題展開討論。
“免費開放政策適合所有的亞洲博物館嗎?”論壇上,印度尼西亞大學講師 Supratikno Rahardjo提出疑問并舉例說,在印度尼西亞,政府在國立博物館推行了超低價門票政策,但卻吸引不了民眾,相反一些私立博物館盡管門票是國立博物館的5倍,但卻備受民眾青睞。Supratikno Rahardjo認為,國立博物館運營不善關鍵是博物館管理能力的問題,以及陳設物吸引力不夠。
“各國應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是否采取免費開放的政策。”中國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副司長張建新表示,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政策已經在中國實行3年,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一項政策。但專家指出博物館管理運行中的一些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也日益凸顯出來,譬如機制改革迫在眉睫、經費保障機制尚待健全、博物館體系急需優化、陳列展示和服務質量亟待提升,以及文化產品難以滿足觀眾需求等。
據介紹,截至2010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各類博物館有3020座。目前已有1700余個博物館、紀念館實現免費開放,約占全國博物館總數的58%。2008年至2010年,中央財政共計撥付52億元,對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進行補助。
專訪
云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稱民辦博物館缺乏管理制度:昆明需成立博物館行業協會
昆明正在積極打造“博物館之城”,鼓勵民間力量進入,但不少民辦博物館存在運營困難的問題。記者昨天采訪了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以及云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
單霽翔表示,博物館是屬于非盈利事業,相關負責人在投資前一定要有此心理準備和意識。“我們也正在積極呼吁,讓民辦博物館、高校博物館等都享受到國家統一的政策。”單霽翔說,此外,地方政府也應慎重對待不斷涌現出來的民辦博物館,必須要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有研究水平等。
“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管理體制。”云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說,從昆明前一段發展的情況來看,問題主要是民辦博物館缺乏管理制度,缺少政府的扶持,也沒有必須的考評。“做得好沒人獎,做不好也沒懲罰。”他認為,“來需要成立一個博物館協會,政府通過協會來實現管理,可以把補助交給協會,然后協會聘請專家來給各個民辦博物館進行考評、獎勵等;其次政府要改變方式,要‘買文化給市民’,譬如舉辦一個展覽,就讓所有公立、私立博物館都處在一個競爭平臺上來公平競爭,這樣就把民營博物館救活了。”
馬文斗說,此外還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考評體系,每年開放多少天,展覽檔次如何,每年有多少觀眾等都要由專家組來進行考評,再對博物館進行適當的補助。“只要把行業協會建立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體制,昆明博物館業一定會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馬文斗說,自己正在寫一份建議,準備提交昆明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