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網(wǎng)訊 (編輯 張艷)蔚縣博物館是河北省建館最早的兩個縣級館之一,始建于1958年,文革期間與文化館合并。1979年恢復重建,是河北省最早的縣級博物館。1979年重建后,館址位于牌樓西街的一處民宅院的后院,1998年10月初,博物館順利實現(xiàn)搬遷至釋迦寺,釋迦寺為元代建筑,現(xiàn)存三座大殿,是張家口地區(qū)年代最早的木構建筑,各個殿宇建筑都具有獨特之處,為研究元代木構建筑的演變及蔚縣文物提供了重要資料。2001年6月25日,釋迦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蔚縣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李新威介紹,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以蔚縣歷史文物為主。在展覽方面,蔚縣博物館有蔚縣歷史文物陳列展覽,蔚縣歷史名人展覽,館藏金石造像展覽等常規(guī)性的展覽之外,還舉辦一些臨時展覽,如民間工藝品展覽、寺廟壁畫、古建筑展覽等等。在館藏方面,蔚縣博物館現(xiàn)有藏品五千余件,藏品種類涵蓋瓷器、陶器、書畫、石刻和織繡品等等,其中以陶器、書畫和石造像為主體,是一座綜合型歷史性的博物館。蔚縣博物館以唐代中晚期墓葬出土的綠釉陶器最富地方特色。唐代中晚期墓葬在蔚縣發(fā)現(xiàn)較多,但隨葬器物卻與各地均不相同。這些綠釉陶器體型較大,工藝精致,風格獨特,具有鮮明、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書畫珍藏有康熙御筆《臺省箴》行書軸。還有十余副明、清時期在朝為宦蔚州人的宮廷畫像,如明代兵部尚書郝杰及家人畫像多幅,明代開原總兵馬林像,清代康熙年間刑部尚書魏象樞像,清代雍正年間禮部尚書李周望祖父像等。石刻造像有北魏、宋、遼、明、清各時代的金石造像,珍貴的有北魏太平真君五年朱業(yè)微石造像,北魏千佛塔石造像和明代大型道教人物造像。
談及蔚縣博物館未來的規(guī)劃,李新威稱,因蔚縣博物館是以收藏、宣傳和科學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博物館,該館是在釋迦寺的基礎上建立的,所以現(xiàn)在老館已不太適應博物館發(fā)展的需要,所以蔚縣縣政府在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于2012年開始規(guī)劃蔚縣博物館新館,新館建設工程已于2013年9月份開工建設,新館的主體部分大概于2014年的8月份完成建設,蔚縣博物館新館將于2015年五一左右正式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