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用即道

唐、五代家具是宋代漢族家具的發展之源,但宋式家具又是明清家具的之源。桌在宋代以前的使用主要被幾、案、臺等家具所承擔。在宋代許多承具叫做“卓 ”,而宋代以后越來越多的桌子以木材來制作,使早期的“卓”才逐步演化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桌”。與陶瓷、服飾等相同,宋代家具多造型古雅、色彩純凈,并且內斂天真,不事雕琢,以質樸取勝,給人清淡雅致之感。
“故人隱山麓,燕坐消床棱。人生天運中,往返成廢興。”——蘇轍


《錦繡萬花谷》
宋的版書,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文化,我覺得它的排版印刷方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在拍賣市場,宋版書是一頁頁賣的。十一世紀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術,讓當時的知識、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還影響到十五世紀德國古騰堡圣經(第一部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圣經)的印刷。
越困頓,越美

宋的書法我會選蘇東坡的寒食帖。他四十三歲因烏臺詩獄被抓,寫了一首絕命詩,請獄卒帶給弟弟,經歐陽修等極力搶救,才下放黃州。黃州時期是蘇東坡寫赤壁賦、大江東去、念奴嬌、寒食帖的年代,唯一留下的手稿是寒食帖。
我二十幾歲看到這作品時,覺得字顛顛倒倒的,有什么好?那時我的老師說:“你將來就懂!”蘇東坡年輕時,字寫得很漂亮,寒食帖是在人生摔一大跤后出來的,此時的他就不在意美,而是寫得很自然。別人說這字好丑,蘇東坡自嘲這是“石壓蛤蟆體”。
這是人生最高境界,別人笑有何關系?因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很多東西必須在生命不同階段去領悟,我四十幾歲時看懂了寒食帖。現在我帶學生去看寒食帖,他們和我當年一樣,也說丑死了。
越溫柔,越強
我常說,故宮第一任院長是宋徽宗。一千年前他就有文物收藏的專業。他編了《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完整整理收藏的書法和繪畫。

宋徽宗的詩帖(秾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會讓你驚訝,一個帝王可以愛美到這種程度!
宋徽宗輸了帝國,卻贏了美,他建立統治者的另一種品格,從不會蠻橫粗暴,不炫耀權力和財富。宋有一種“柔的文化”,當時西夏遼金都比宋強,但宋比他們晚滅亡,南北宋三百多年,比唐朝的二百六十年還長。
畫方面,范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以前我隨故宮的老師讀書時,很“奢侈”的把這三張畫掛在一起看,現在是不可能的,因為太珍貴。

《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里一座大山,人只是走在大山大水里一個小小的存在,這是很了不起的天人合一觀點,也是后來歐洲人談的環保觀念。宋朝人知道,人不能自大到認為可以征服宇宙,我們只是宇宙的過客,所以,用“行旅”,不是“旅行”。人要尊敬自然,要留下謙卑。

郭熙《早春圖》
范寬的大山中峰鼎立,是穩定、不動的。到神宗時想變法,就特別喜歡郭熙的畫。因為郭熙畫早春,代表變化、解凍,線條是流動輕松空靈的,構圖出現S型,抓住剎那間光的變化,在云煙蒙蒙、有與無之間的美。

《萬壑松風》
到李唐的《萬壑松風》,山卻像毛筆、手指一樣細。那山峰像夢境,是非寫實的山水,他從范寬的寫實主義,轉成浪漫主義,也是北宋跨越南宋的重要橋梁,他帶動南宋畫的留白、文人詩意。《萬壑松風》是他總結北宋的一幅畫。

至今宋的書法山水畫仍是世界公認最高的品格和風格,美學影響力都沒有消失。唐朝的美是大紅大綠,到宋朝竟敢用墨來畫畫,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還要高,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貴。
宋朝歌頌梅花、枯木,他們含蓄內斂包容,尊重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把缺陷變美,花很美,枯木也美,裂紋也可以構成美,鷓鴣斑、兔毫、窯變都是缺陷之美,美無所不在,就看你如何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