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銹花 即在掛有黃土泥漿的釉坯上,用含氧化鐵的“斑花石”作彩料繪制紋飾,再施以透明釉,經高溫燒成后釉下呈現赭褐色紋,猶如鐵銹繪成,故稱“鐵銹花”。鐵銹花在宋代已成為河北彭城磁州窯的代表品種。因材不同而別呈異彩:有白釉、彩釉、黃地、綠釉、黑釉鐵銹花等。其特色是將圖案構成的手法、瀟灑遒勁的筆法、自由疏宕的章法熔為一爐,氣勢軒昂,意趣盎然,具有民間藝術獨特的純樸美的豪放美。磁州窯除鐵銹花外,釉下彩繪尚有白釉釉下黑彩、白地繪劃黑花、白地黑花紅彩、白地醤褐花等藝術表現形式。白釉釉下黑彩即在坯胎上施以一層潔白的化妝土,再用毛筆蘸細黑料繪以紋飾,然后罩一層薄而透明的釉入窯燒成。白地繪劃黑花則在白釉下的黑花上用工具勾劃輪廓、花蕊、葉筋,其紋樣較白地黑花更為清晰、細微。它們一個顯著特色是運筆粗獷豪邁、黑白對比強烈,具有民間藝術的風格氣質和近似中國繪畫藝術的筆情墨趣。50年代后,磁州窯不僅恢復了傳統品種,而且還創造了質如象牙般柔潤的象牙瓷、翡翠瓷及珍珠嵌法等新工藝、新品種。
泥坯工藝裝飾類 主要是以未入窯前,在泥料的配制、泥坯的成型過程中,坯體上采用各種技法、如刻劃、堆貼、鏤塑、印拓、剔填等工藝處理作為裝飾手段和達到裝飾效果的工藝。自古及今,泥坯工藝裝飾手法不斷更新和拓展:諸如泥條盤飾、拉坯手捏、乾料裂紋、旋坯抹色、弦紋旋削、模印貼花、泥漿瀝線、泥漿噴灑、泥漿拓印、紗綱噴漿、色泥嵌填、色泥絞胎、鏤空雕刻、堆填捏塑、玲瓏鏤填等等,工異技別,撮泥化神。刻劃花 景德鎮俗稱“半刀泥”,最早見于唐越窯而盛于宋代,是最有代表性的釉下泥坯裝飾工藝。“刻劃花”即用工具在坯體上刻劃紋飾,最后罩釉入窯燒成。由于所刻紋飾呈一邊深一邊淺,釉料覆蓋后,因填充厚薄不同而濃淡不一。深厚者呈濃重色,淺薄者呈淺淡色,使釉色與紋飾相映成趣。工致精妙的定窯白瓷刻劃花、犀利瀟灑的耀州窯青瓷刻劃花、華滋秀潤的景德鎮影青刻劃花,都是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如今還有豆青釉、嫩青釉、黑釉、白釉、水晶刻劃花以及磁州窯的色泥刻劃花、龍泉青瓷刻劃花等品種。除了一個層面的刻劃外,又有多個層面刻劃、刻劃與淺浮雕、刻劃與鏤空、刻劃與填色、刻劃與彩繪相結合等表現手法。
玲瓏 又稱“米通”、“嵌玻璃的瓷器”,亦是最有代表性的泥坯裝飾工藝之一。它起源于宋代鏤空工藝,經明代永樂年間演化成玲瓏,清代乾隆年間纔專門燒制而成為傳統名瓷。它是先在泥坯上鏤空紋飾,再填入特制的玲瓏釉,然后罩釉一次燒成。以其玲瓏剔透、晶瑩雅致而蜚聲中外。現代玲瓏瓷在品種上除不加任何修飾而單獨以玲瓏作為裝飾的“素玲瓏”外,又有與青花青碧交輝的“青花玲瓏”、與釉上彩雅麗和諧的“玲瓏加彩”、在厚釉的深青色中透亮的“青瓷玲瓏”、與半刀泥玉碧相映的“映玉玲瓏”以及透麗盈彩的“五彩玲瓏”等。近年來,稀土元素鐠、呈色更加穩定。“玲瓏眼”的形狀也從傳統的米粒狀演化到月牙、流線、圓珠、菱角、多角等規則和不規則形狀,尚可雕成蝴蝶、花草、水浪、云朵等各種圖案。不僅在日用餐茶具中享譽遐邇,而且已拓展到各式花瓶、花插、花缽、吊燈、壁燈、皮燈等各種花器和燈具上,充分顯示了玲瓏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薄胎 薄如蟬翼、輕若浮云的薄胎瓷是泥坯工藝裝飾之一絕。它始于明代永樂年間,胎薄似“半脫胎”,至成化年間竟薄如“脫胎”。從配方、拉坯、修坯、彩飾、上釉到裝窯燒成,若一環有失,則前功盡棄,工藝難度系數極高。尤其是修坯“少一刀則厚,多一刀則破”。近現代精于薄胎修制的能工巧匠,憑著鬼斧神工的絕技,能修制高達60厘米以上,小到拇指般的薄胎器。111厘米直徑、壁厚僅0.24厘米的巨型薄胎碗,140厘米×55厘米的薄胎皮燈都接喠問世。薄胎八角碗的制造更是絕藝稱奇,它巧妙地利用坯體在窯燒中收縮的原理,將口沿由圓形變八角,自然成器,十分科學。這昭示著現代薄胎瓷制作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絞胎 亦稱“絞泥”、“透花瓷”。源于唐代,系藉鑒于漆器犀毗工藝。用白、褐兩色或其他多種色泥相間糅合一起成型,構成抽象花紋:有的像浮云流水,有的似山石木紋,亦真亦幻之中,令人無限聯想。絞胎工藝宋代以后已不多見,80年代以來又活躍于景德鎮、浙江龍泉等地。另外,有些陶藝家將絞泥切成薄片,鑲嵌或黏貼于紋飾中,頗見新意;有的在釉料中加著色劑,經適當攪動后再施于坯體上燒成,這種絞釉雖不同于絞泥,卻與之同出一轍。
至于堆花、色泥、通花等泥坯工藝裝飾也都有成功的新創造,其例不勝枚舉。隨著現代文明進程和審美觀念的變化,人們日趨多元化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陶藝家們不斷地從民族傳統中吸吮母乳,從異域文化中汲取營養,探索和追求裝飾的多種語言、形式、技法的綜合應用,在燒成工藝、泥坯處理、施釉技巧、材質選配、肌理應用、釉彩結合等方面多方位、多層次地精思巧制,以達到更加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
20世紀的中國瓷器藝術,不僅顏色釉爭奇斗艷,釉下裝飾妖嬈多姿,而且釉上裝飾亦成就矚目、欣欣向榮,并以其強烈的民族文化和審美特徵、豐富的藝術表現技巧和品類而屹立在世界壇藝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