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匈奴曾在歐亞大陸馳騁近千年,其唯一保存下來的都城——統萬城,不久前被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納入了新版《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作為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匈奴千年前廣泛分布在中國北方和中亞,甚至游獵至歐洲左右了歐亞大陸的歷史,其文明卻湮沒在歷史之中。作為目前唯一確認的匈奴都城——統萬城,是1600年前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大夏國首都,位于陜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則村,在民族史、建都史以及考古和藝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
與統萬城一同入選新版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共有45個項目。這些申報項目分布在全國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古建筑、考古遺址、文化景觀、文化線路、近代工業遺址等,充分體現了評選世界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平衡性、可行性原則。
國家文物局是今年4月正式啟動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更新評選工作的。專家委員會按照國際要求,采取書面與實地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從全國71個申報項目中,評選出45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項目。
2012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并頒布《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40周年。中國政府于1985年加入該公約后,現已有43項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