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璃觀音:別于高王觀音,乘一葉蓮花,輕飄于水面。

多羅觀音:又稱為救度母,直立乘于云上。

蛤蜊觀音:相傳唐文宗喜食蛤蜊,漁民苦不堪言,怨氣沖天。觀音菩薩隱身一五彩大蛤蜊內,御廚便拿此蛤蜊覲見文宗,刨而不開,文宗焚香祈求,忽然蛤蜊變為菩薩。文宗大驚之余,下旨取消進貢蛤蜊,從此漁民又過上了安生樂業的生活。

六時觀音:取觀音大悲甚深,于晝夜六時常哀愍護念眾生之意,故稱六時觀音。

普悲觀音:又稱普慈觀音,是三十三身中的大自在天身。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以其威德殊勝,而配以觀音平等普遍之慈悲,故稱普悲觀音。

馬郎觀音:民間婦女形象。即在「魚籃觀音」故事中化身為少女嫁給馬郎的觀音。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婦女身。

合掌觀音:又作合十,即合并兩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禮拜之意。表示三十三身中的婆羅門身。

一如觀音:觀音指點寓意不二為一,不異為如,是為一如,即真如之理。一如觀音,亦是修養達到最高境界之法相。

不二觀音:在水中立或坐于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于水面。寓意八萬四千法門,不二法門最高。表示觀音菩薩道行精深,佛法無邊,保佑眾生消災消難,福壽無邊。

持蓮觀音:該法相為立于蓮座之上,雙手捧持一莖蓮花。

滴水觀音:又稱“灑水觀音”,右手持柳枝或作法印相,左手執灑水器,作灑水相或瀉水狀。意思是將大悲甘露灑向人間,為世人造福。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