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藝
縱觀歷朝各代,宋代是相當重視文化的時代。它孕育了許多學者型的文化人,培養(yǎng)了崇尚博學與廣識的風氣。中華道統(tǒng)的博大精深、文化資產(chǎn)的根柢豐厚,都引導了宋人偏愛哲思理趣。宋人喜歡沉思默想、論古鑒今,他們苦心孜孜地探討宇宙、自然、社會歷史和人生的大道理,因此形成了宋朝的質(zhì)樸篤實,從而有別于兩漢及盛唐。推展到藝術(shù),山水畫可為代表,它能窮天地四時之奧理,正是這一特質(zhì)的具體表現(xiàn)。
宋代帝王尊儒尚學,政治重抑武,官制鼓勵讀書,進步的印刷與出版業(yè)為讀書和著述提供了大大優(yōu)于前代的條件。因此,宋代君臣的崇古好學超逸往昔,在祭典里復古禮樂,奠立金石器物學的弎,其他學術(shù)也都更為發(fā)達出色。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馬麟《伏羲坐像》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周禮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宋紹熙間浙東茶鹽司刊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孟子注疏解經(jīng)》,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宋嘉泰間浙東茶鹽司刊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溪山暮雪》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范寬《谿山行旅圖》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劉松年《畫羅漢》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畫如來說法圖》軸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卷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晦庵先生文集》,宋朱熹撰,宋淳熙間建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