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法自然
人類生存在大自然之中,對于大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從未間斷,到了宋代又邁入一高峰時期。道家的崇尚自然親近自然:宋儒的“格物致知”,促使宋人對大自然的研究更為精深。
山水畫家范寬,居山林間,終日靜坐觀察,以求其趣。郭熙云:山水四季晨錯遠(yuǎn)近皆不同,因此發(fā)展出一套觀察與表現(xiàn)的方法。花鳥畫家易元吉,居家時植木鏨水池,蓄養(yǎng)水禽走獸,從穴窗窺伺其動靜游息之情景,并常走訪深山,秘觀猿猴、獐鹿,得其天然的生態(tài)神情。宋人重視“寫生”,不僅形象畫得逼真生動,最重要的是追求花木、鳥獸,于四季晨昏、霜晴雨露中的變化與天性。在此風(fēng)氣下,工藝方面也覺以水禽、走獸、花草做為器物之造形或裝飾,藉此寄寓自然之趣。在花木研究方面,也見到不少關(guān)注牡丹、荔枝、柑橘等栽培、觀賞的著作,藉由宋代進(jìn)步的印刷科技,流傳于后世。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黃居寀《山鷓棘雀圖》軸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富貴花貍》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崔白《竹鷗圖》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崔白《雙喜圖》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雪蘆雙雁》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安和圖》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草蟲瓜實》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趙令穰《橙黃橘綠》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馬麟《暮雪寒禽》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桑枝黃鳥》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徽宗《書牡丹詩》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馮大有《太液荷風(fēng)》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人《桃花》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林椿《山茶霽雪》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