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壑松琴·仲尼式·宋代

鐵客琴·鳳勢式·宋代

海月清輝琴·仲尼式·宋代

壑雷琴·落霞式·明代

中和琴·列子式·明代

祝公望琴·焦葉式·明代

鶴鳴秋月琴·鶴鳴秋月式·明代
傳世元琴與明琴,雖不如唐、宋琴那樣珍貴,也同樣是古琴珍品。
現(xiàn)存的元朝傳世古琴珍品主要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籟”,上海博物館的“月明滄海”,香港沈興順?biāo)氐?/span>“戛玉”等。
現(xiàn)存的明朝傳世古琴很多,主要包括:北京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鳳凰來鳴”,張子謙舊藏的“驚濤”,謝孝蘋舊藏的“紀(jì)侯鐘”,鄭珉中所藏的“巨壑秋”,顧澤長所藏的“飛瀑連珠”,沈興順?biāo)氐?/span>“懸崖飛瀑”、“天風(fēng)環(huán)佩”、“遏云”、“中和”等。
神品春雷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獨稱雄。”傳世古琴,以唐琴為最珍貴之神器。唐琴之中,以雷公琴為最。蜀中九雷中,以雷威成就最大。而雷威一生所斫之琴中,又以“春雷”為最。所以,在古琴神品中,“春雷”實是最最珍貴的無價之寶。
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在其宣和內(nèi)設(shè)“萬琴堂”,廣羅天下古琴神品于其中。雷威的“春雷”琴,是其中的第一品。
金滅北宋后,金人將奪自宋宮的珍寶,裝了2050車,運往燕京。“春雷”琴也隨之來到了北京,成為了金帝宮中的第一琴,被收藏于承華殿中。金章宗死后,以此琴陪葬。
在地下埋了十八年后,“春雷”又復(fù)出于世,成為了元宮中的珍寶。后來,“春雷”琴被賞賜給了元朝承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曾將其贈予老師萬松老人。以后,“春雷”琴又復(fù)歸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鑄。以后其琴又歸趙德潤所有。
明朝時,“春雷”傳入明宮之中。到了清朝,“春雷”琴流傳到裕親王府中。以后,該琴又流出府外,后來為滿州大琴家佛詩夢所得。后來,佛詩夢又將“春雷”琴傳予其入室弟子北京大琴家汪孟舒。現(xiàn)“春雷”琴仍為汪氏家傳珍寶。
無價之寶,神品“春雷”,得以傳承至今,實在是一大幸事。
蔡邕焦尾
蔡邕是后漢的文史大家,是《后漢書》的作者。另外,他也是琴門圣手。其《琴賦》、《琴操》是影響深遠(yuǎn)的琴學(xué)名著。其《蔡氏五弄》(《游春》、《淥水》、《幽居》、《坐愁》、《秋思》)是千古名曲,曾被隋煬帝列為考取進(jìn)士的必考題目。
關(guān)于蔡邕的焦尾琴,也是一段佳話。一次,蔡邕外出,經(jīng)過一戶人家,見聞其家燒火之木柴大小適宜、發(fā)聲清妙,感到正合心意。于是,蔡邕從火中搶出此木,求得人家同意后,帶回斫成一琴,果然音韻奇佳,后成為千古名琴。由于該琴的琴尾仍留有燒焦的痕跡,所以名為焦尾琴。
三百年后,焦尾琴被齊明帝獲得,珍藏于國庫之中,并下令不得隨便動用,唯每隔五天,可以取出在御前彈奏,而且只能由大琴家王仲雄專用。可見琴是何等珍貴。
但可惜的是,如今這張焦尾琴,早已失傳,久已不在世間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