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石,因其形狀頗似生姜而得名。姜石是典型的造型石,在觀賞石分類中屬于形象石類。
可依據姜石的造型進行品級劃分:造型一般,略具收藏和觀賞價值者為下品;形似生姜、白藕、花生、胡蘿卜等植物形狀者為中品;形似海豹、黃鼬、石猴等動物形象者為上品。姜石的造型往往是其他石種難以比擬的,民國時期賞石大家張鴻釗先生把姜石當做奇石列入[石雅]一書。
姜石除了可以作為奇石收藏外,還是人們的保健良藥。我國對姜石的應用,至少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集歷代藥典大成的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稱:“生土間,狀如姜。有五種,以色白而爛不磣者良”。“性咸、寒、無毒。主治丁瘡、腫脹、水腫”等等。也有人用它來泡水或沏茶,長期飲用可預防大骨節等病,并具健康益壽的功效,這與其所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有關。(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