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章從商周時期起伴隨我們已三千多年,經過數千載風風雨雨,飽經滄桑,每一方印章都能述說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印章以它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和藝術美感,正逐漸成為收藏的一個大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收藏家。
怎樣鑒別古銅印章
古代流傳下來的印章大部分為私印,其中漢代私印最多。材質有銀、玉、銅質等,內容多以姓名印、圖形印、古語印等為主。鈕制多樣,如龜鈕、橋鈕、瓦鈕等等。
一般收藏者得到古銅印時,大都準備一塊泥丸,鈐蓋為封泥狀觀看字形精神狀態,后再拓印蛻從文字上加以校正,從印章銹色辨別真偽。古銅私印大多為銅質,距今二千余年會產生綠漆鈷、紅漆鈷、水銀鈷、黑漆鈷等不同的腐蝕。因出土地域的不同還會有“水坑”、“旱坑”、“生坑”等,銹色也有所不同。這些銹色因銅質本身的化學變化而形成,和印章融為一體,不易脫落和刮掉。而偽造的銹色大多是用顏料涂抹在印章表面,容易被刮掉,火燒也會產生化學氣味。
最近,國內市場假玉印逐漸泛濫。因古玉印價格不菲,故仿造者手段特別高明。這些古玉印玉質很好,形制規范,但刻字無法達到古意。
明清流派印的收藏
如今,明清流派印的收藏也是熱點,我們必須掌握一定的明清流派印的知識。明末清初印章進入輝煌時代,各流派篆刻師承關系明確,刀法講求“穩、準、狠”,風格明顯。傳說中用刀有十三法、十七法之說,邊款藝術也隨法而生,明代刻款多用復刀,印款題年月姓名還加一些跋語,到清乾隆年后刻款用單刀法,我們從明清流派印邊款上的藝術造詣和書法功底也能鑒定印章的真偽。此外,明清印章的鈕制刀法精細,打磨雕刻工整,古樸典雅,多出自專業的雕鈕名家。
收藏這樣的印章,一看材質,材質越好越珍貴,比如,要是田黃,那材質本身就很昂貴,二看印章主人,主人身份越高印章越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