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集齊”中國藝術文化
鼻煙是一種煙草制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后,加工轉化后成為粉末狀藥材,吸聞之后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
雖然是“外來物種”,吸食鼻煙卻迅速風行,連帶盛鼻煙的容器鼻煙壺也開始盛行。而在幾百年的發展史中,鼻煙壺逐漸成為“形式大于內容”的典型,鼻煙如今已幾乎絕跡,鼻煙壺則因為涵蓋了幾乎所有的中國藝術文化,而成為經久不衰的收藏門類。

清乾隆乾隆款御制銅胎畫琺瑯彩歐式仕女圖鼻煙壺。
鼻煙壺的歷史文化價值有多高?甬上名家吳慈曾在《煙壺贊歌》一文中有詳盡的描述:“鼻煙壺是中國文物之集大成者,是華夏藝術文化的一朵奇葩,它高約3~8厘米,集各種材質于一壺之內,匯中外文化于方寸之中,有玻璃、陶瓷、金銀、銅錫、玉石、紫砂、硨磲、珊瑚、琥珀、蜜蠟、瑪瑙、玳瑁、犀角、象牙、葫蘆、核桃、木豆、竹木等,無不應有盡有;又集書畫、詩賦、模印、琢磨、雕刻、灑金、攪色、嵌鑲、堆塑、火燙、鎏金等手段,無不用其極;更有人物、龍鳳、動物、山水、瓜果、菜蔬、花鳥、魚蟲等萬物齊備;又匯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學、八角形、環形、膽形、菱形、鐘形、扇形、葫蘆形、瓜棱形等無形不備;又以透明、不透明、半透明、紅、黃、蘭、白、黑、綠、紫、窯變等,納百色于其中……”
鼻煙壺收藏一直“外熱內冷”
收藏大家馬未都對鼻煙壺也情有獨鐘。他的觀復博物館收藏了各種形態的鼻煙壺,在《馬未都說收藏》和《醉文明》兩書中都有專門的篇章講述鼻煙壺的收藏知識和故事。
而藏界更是流傳著這樣的收藏故事,說的是馬未都1992年把一只5000元從琉璃廠小攤買的鼻煙壺,帶到香港以6萬港元成交,成為鼻煙壺收藏界的經典案例。而這些年國內的鼻煙壺市場價格一直在走高,國內的拍賣場上也每年都在亮相,但總體來說還屬于冷門收藏,拍場的買家也大多是外國人。
鼻煙壺收藏一直“外熱內冷”。藏家告訴記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從前藏家認為這種雕蟲小技不值得收藏,因此大部分藏品都流入歐洲,如今雖然有越來越多的藏家開始涉及這個門類,但它仍非市場主流,藏家也都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或者是當地出過現代內畫壺工藝大師的地區。
而在寧波,成系列收藏鼻煙壺的藏家很少,多數藏家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收藏個把,例如玩玉的藏家,在拍賣會上碰到漂亮的玉鼻煙壺,就順道收一個,玩小件瓷器的藏家,也收幾個瓷鼻煙壺,平時可以放在掌心把玩把玩。
重材質觀念讓料器壺遇冷
還有一個傳統觀念也在左右寧波藏家的思維:就是重材質輕文化。
在鼻煙壺的各種門類里,玉、翡翠、象牙、瑪瑙……這些鼻煙壺材質名貴,容易辨識,升值空間篤定,自然會受到藏家青睞。而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的玻璃(料器)鼻煙壺因為材質平常,反而受到冷落。
正在進行鼻煙壺系統收藏的一位藏家告訴記者,料器其實是最早的用材,因為玻璃是西方傳入的,物以稀為貴,古代比玉石、金銀都昂貴,因此古人在它身上花的功夫也最多,比如金星料、花料、雄黃料及各種仿寶石料等,“中國人覺得特洋氣,你拿山楂紅,我拿雞油黃,還有人拿蔥心綠,寶石藍……煙壺拿出來,就是一個人的身份”。
記者在藏家家中看到一個多角形內外雙層寶石紅鼻煙壺,迎光透視,光怪陸離,是雍正時期的宮廷精品;還有一個藍色葫蘆形鼻煙壺,壺身包括五角形六個共四圈,六角形六個共兩圈。在當時的制作條件下做出這樣復雜且等稱的工藝品,實屬不易。
其中還有一種內畫壺,又是料器壺中的頂級珍品。內畫名家有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丁二仲等等,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畫筆,在透明的料器或水晶質地壺內繪制而成的。記者在藏家家中看到一件丁二仲內畫壺,方寸間一書生在林間放歌,惟妙惟肖,巧奪天工,系多年前藏家以數千元購進。因為內畫壺要考驗藏家的藝術鑒賞力,對此類名家了解不多的寧波藏家生怕買假,因此很少涉足。
因此從藝術價值來看,料器鼻煙壺顯然更高,其中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其它類別鼻煙壺所不能比擬的。
琺瑯彩壺可遇不可求
此外還有一種頂尖拍賣場上的“常客”,在寧波也很少見。那就是琺瑯彩鼻煙壺。
銅料(或金、銀)用特殊溶液浸泡后,去除雜質,洗凈,便制成了銅胎,然后在其上涂飾琺瑯釉。若在釉料中加溶解銅,燒制后即能產生輝煌的黃金般的色彩效果;若加溶解銀,則會產生瑩白流動的錦緞般的藝術效果。畫琺瑯器皿的底色多為深藍色、黑色或黃色。在彩繪上,用粗壯的黑線勾勒,突出主題和輪廓,使對比更加強烈。
還有一種玻璃胎琺瑯彩,即將琺瑯彩釉繪在玻璃上,焙燒后乃成。
馬未都在《醉文明》中對琺瑯彩也有一段有趣的描述:《紅樓夢》里記載的晴雯感冒后,寶玉拿了一個金星玻璃的鼻煙盒(和鼻煙壺相同功用)對她說,“給你調點兒鼻煙,你吸了以后感冒就會好”,說那鼻煙盒上頭畫得很漂亮,畫的是外國小人,長兩個小肉翅,應該是小天使。馬未都猜測那是畫琺瑯,他還調侃外國人沒有想象力,“我們唐代的"飛天"身子一擰就飛了,根本不用有翅膀”。
翻閱國內的拍賣資料,琺瑯彩鼻煙壺幾乎囊括了拍賣紀錄的前十名,包括文章開頭出現的清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花籃式”鼻煙壺。領銜的是清乾隆乾隆款御制銅胎畫琺瑯彩歐式仕女圖鼻煙壺,782萬元的紀錄至今未破。
在市場上,和大多數總價為幾千元至幾萬元的普通鼻煙壺相比,琺瑯彩鼻煙壺動輒幾十萬至上百萬元,自然將普通藏家擋在了門外。而由于對鼻煙壺這個收藏門類了解有限,活躍在各大拍場上的寧波藏家寧愿花相同的價格,購買大件的瓷器或書畫,這小小的鼻煙壺,多少還是有點太不打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