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的黎族人將木材分為兩類:有心與無心。有心的叫格木,無心的叫雜木。木材的心材部分稱之為“格”,邊材則稱之為“漫”。黎族人將黃花梨也分為兩種:

第一.油格──主要是指產自于西部顏色較深、比重大而油性強的黃花梨心材部分;

第二.糠格──主要是指產自于東部、東北部淺色的油性稍差的黃花梨的心材部分。
目前西部油性強的黃花梨價格略高于東部油性稍差的黃花梨,東部的黃花梨由于明清時期的過度采伐幾近絕跡。
黃花梨鑒別要點:

黃花梨切面除純正的底色—金黃色外,深揭色的條紋呈鐘型分布,可愛的貓眼十分明顯。
紋理與顏色:行話一般講黃花梨是“紅木的(即酸枝木)紋理,花梨的底色”。酸枝木(主要是黑、紅酸枝)的條紋一般較深且寬窄不一,花梨的底色為黃、紅褐色,但沒有特別明顯的條紋。打磨后的黃花梨在自然光或燈光直射下,始終掩飾不住自己琥珀似的、迷人耀眼的金質。有時紋理似乎為微微晃動的水波,給人以入目三分的感覺。

黃花梨切面淺褐紅色與淺黃色相擁,散生活節所致渦紋也是黃花梨的明顯特征。

生長于海南海口公園的黃花梨,樹齡約50年左右。黃花梨一般分叉較低,樹齡越小,產生”鬼臉紋“、扭曲紋的可能性就越大。

樹干表面深色者為隆起的大樹疤,這是黃花梨細密的螺旋紋產生的主要原因。小的結疤可能會產生小的”鬼臉紋“或渦紋。
比重及手感:用手掂應比較有分量不至于發飄:手感應溫潤如玉,真正的黃花梨成品不會有戧茬或阻手的感覺。海南島東部的黃花梨除了顏色淺外,分量也稍輕一點,油性稍差;而西部的黃花梨則油性很重,油質感經幾百年也不會減弱。

黃花梨刨花,真正的海南產黃花梨刨花燃燒時煙為黑色,灰燼為白色。在海南島苗黎聚居的深山,黃花梨為包治百病的神藥。

黃花梨種籽
氣味:新鋸開的黃花梨材料有一股濃烈的辛香味,但時間久了,特別是老家具,其氣味則轉成微香。與越南黃花梨的酸香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