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山西太原人。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時年二十八歲的他來到浮梁,看望任浮梁文書的大哥白幼文。次年以第四名中進士第,授校書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授太子左贊善大夫。次年,因上疏請急捕行刺武元衡的兇手,被宰相所忌,以他不是諫官而越職言事罪,又加以其他誣詞,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不久又降為江州司馬(副職)。元和十一年(816年)秋,他在送友人時,遇商人婦夜彈琵琶,遂作長詩《琵琶行》。其中“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兩句,是他曾寓居浮梁時對茶葉生產的了解。元和十二年(817年),他大哥白幼文去世,他又寫了《祭浮梁大兄文》。
這一時期正是浮梁茶葉進入名貫天下的盛產期,據《舊唐書·食貨志下》載: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茶葉開始征稅,稅率為“每十稅一”,自此得錢四十萬貫。《元和郡縣志》載:“饒州浮梁”“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占全國茶稅的三分之一,足見浮梁茶葉在全國經濟比重中的分量。

毛澤東手跡與茶叢
白居易是我國偉大詩人,詩作成就可與李白、杜甫媲美,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浮梁茶葉也隨著詩句流向全國,流向全世界。雖然他沒有在浮梁任職,卻成為浮梁茶葉最有權威而又不收取分文廣告費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