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新覺羅·弘歷塑像
愛新覺羅·弘歷(17l5一l799年),系清代入關(guān)后第四代皇帝,年號乾隆,常以“乾隆皇帝”稱之。他享年八十四歲,是中國歷代皇帝壽命最長者,在位六十年,為了“帝齡”不超過先祖康熙,才禪位與兒子嘉慶。
乾隆的一生正處國家鼎盛時期。他喜好博古,收藏天下奇珍異寶。他的藏室“三希堂”,不僅有古代著名書法家、畫家留下的墨寶,還有歷代均、定、汝、越、官以及景德鎮(zhèn)等名窯的珍瓷。是時,北方各名窯業(yè)已衰敗,唯景德鎮(zhèn)窯正處興旺時期。他除了命督陶官唐英督辦珍瓷進(jìn)貢以外,還命他將景德鎮(zhèn)制瓷工藝程序?qū)懗晌恼拢员闼営[。唐英奉命后將制瓷工藝分類成二十篇,名《陶冶圖編次》。乾隆閱后,又命宮廷畫師孫祜、周鵬、丁觀鵬按照文意,繪成陶冶圖二十幅。乾隆看了圖,產(chǎn)生了要到景德鎮(zhèn)看個究竟的念頭。傳說他在六下江南時找了一個空隙,來到了景德鎮(zhèn)。當(dāng)他的小船行近西瓜洲時,便隱隱約約聽到古剎傳來的鐘鼓聲。他上岸循著聲音,來到景德寺。聞訊廟是宋代景德年間所建,又見有太守王十朋的詩句,他一時興起,提筆于墻壁題詩一首。詩曰:“南山奇跡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十里昌江飄玉帶,一輪紅日滾金球。”
乾隆一行在御窯廠作坊,仔細(xì)觀看每個工匠的操作。當(dāng)他來到正在淘泥的打雜工的身旁,問他為何要這樣淘洗,打雜工不答。侍者在旁曰:是雜古董。原來御窯廠常有王公或高官前來巡視,如有說錯話或禮貌不周,之后要遭到呵斥或牢獄之災(zāi),故工匠們只做不說。當(dāng)乾隆來到畫青花師傅身前,見工匠畫得好,便出一題,要在方寸的鼻煙壺上畫千軍萬馬。畫師略一思忖,畫城垛一方,上插軍旗,遠(yuǎn)處營帳數(shù)頂。乾隆看后喜曰:果然先生也。他還到風(fēng)火仙廟拜謁了童賓祖師。當(dāng)他聽說有一名叫金春館的扁食(餛飩)泡糕非常好吃,便到該館吃了一碗,果然名不虛傳。該館項老板見來者氣度不凡,知是非等閑之輩,便請他賜招牌“金春館”墨寶。乾隆興起,也就欣然揮毫。后來項老板聽說是皇帝駕臨,立即將字制成金匾,懸掛于大廳上方,直到20世紀(jì)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取下砸毀。
乾隆還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善作詩文,一生問政之余,筆耕不止,記錄在卷的有四千一百五十余首。后來清廷詞官謄抄成冊,略加編定,共四十四卷,名《清高宗御制詩》。民國18年(1929年),曾任袁世凱督陶官的郭葆昌,將其中詠瓷的詩文另編成冊,共一百九十九首,取名為《清高宗御制詠瓷詩錄》。現(xiàn)摘錄四首。
詠花瓷書燈
誰將大邑瓷,相并九華枝。
繼晝明為用,無塵靜與宜。
消閑覓句際,伴影讀書時。
何必昭陽殿,徒夸金玉為。
這首詩唐英勒于石,于珠山建御詩亭供奉之。書燈今稱之為皮燈。
瓷貓
動物何來埏埴成,官窯不辨宋和明。
笑中正自疑義府,指處真堪諷蔡京。
陶犬瓦雞恰宜伴,盆魚壁鼠漫須驚。
置于燥色牡丹側(cè),方識如絲正午睛。
定窯碗
粉定傳宋制,爾時猶厭芒。
至今珍玉潤,入夜擬珠光。
訾近譽其古,尚圓豈必方。
東坡琢紅句,想未酌之詳。
轉(zhuǎn)心瓶
白玉金邊素瓷胎,雕龍描鳳巧安排。
玲瓏剔透千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
由于乾隆對瓷器的喜好,使得唐英等人特別賣力,出了不少精品,也促進(jìn)了景德鎮(zhèn)窯在這一時期又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