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昌南先賢——康達






[日期:2012-01-18] 來源:昌南先賢   作者:涂翼報 陳海澄 [字體: ]


 


圖1、康達

康達(18771946年),字特立,安徽祁門人。自幼聰慧,十二歲便童科高中。光緒十九年(1893年)入安徽大書院深造。在那里,接受了龔自珍的“通經致用”、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使世界觀起了很大的變化。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進入北京通藝學堂,第三年中拔貢第一名。因潛心新學,得到正在籌謀改良的光緒皇帝的賞識,破格被任命為內閣中書,成為推行新政的一員。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其金蘭盟兄許世英的襄助下,到日本學習陶瓷工業。當時,孫中山、黃興等云集東京,他于第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后被日本政府驅逐回國。宣統元年(1909年)來到景德鎮,做了一系列為人們所稱贊的事。

一、成立景德鎮商務總會。光緒二十九年前后,上海、天津、漢口已成立商務總會,宣統元年(1909年),康達在向朝廷的奏折中寫道:“景德鎮為中國古四鎮之一,產瓷之富,甲于全球……遠近商賈,捆載爭道,遂為贛、皖接境各州縣商務扼要之區,亟應設立商務總會。”不久,農工商部核準,被公推為總理(會長),陳庚昌為協理。在商務總會,極力推行民主制度,規定會員、議董、協理和總理,均用機密投簡法選舉產生。特別規定總協理舉定后,均應稟請農工商部加扎委用,以一年為期滿,屆期或另舉,或連任,均以投簡得票為限,唯續任只一年之限,不得再續。對總理的權力也作了限制:“關涉商務重要事件,雖經會眾公議具稟,非奉農工商部允準,不得擅行。”這些民主措施,對延續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圖2、原江西瓷業公司遺址

二、成立江西瓷業公司。宣統二年(19lO年),與張謇、瑞徵聯合發起,從直隸(今河北)、湖北、江蘇、安徽、江西五省籌措資金四十萬元銀元,在原景德鎮瓷器公司的基礎上,官商合辦江西瓷業公司,被公推為總經理。公司設在御窯廠,招募流散藝人,沿用傳統技藝,制造高級細瓷。在饒州府治的鄱陽高門設立分廠,名饒州瓷廠,試行機械制坯,煤窯燒瓷,為計劃中的近代化瓷廠。由于辛亥革命爆發,資金無法繼續籌措,饒州瓷廠一年后停辦。景德鎮本廠卻興旺發達,所產瓷器,幾與前清之御窯媲美。民國4年1915年),公司瓷器在美國巴拿馬賽會獲得獎牌,聲譽再次鵲起,許多外商紛至沓來,盛況空前。

創辦中國陶業學堂。自宋至清,由于為皇宮制作御瓷,從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工匠,但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封建陋習。要制造大宗的日用瓷,必須實行機械化,于是,選擇了遠離景德鎮的鄱陽高門為新廠廠址。這里是明宣德年間設立的檢封御瓷的官署,稱鄱陽御器廠,留有一大片房屋和空地。為了制瓷機械化能夠順利進行,在創辦饒州分廠的同時,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陶瓷職業學校——中國陶業學堂。辦學宗旨是:“養成明白學理,精進技術人才,以改良陶業。”學堂設在饒州瓷廠廠內,便于“通經致用”。始招陶業本科一班,收十五歲以上高小畢業生,學制三年;附辦藝徒班一組,收十二歲以上幼童,學制五年。生源來自籌措資金的五個省,聘徐鳳鈞為堂長。后來辛亥革命爆發,資金無法籌集,饒州瓷廠被迫關閉,陶業學堂也因經費無著而停辦。

    四、在九江、漢口、上海設立瓷器經銷店。景德鎮在瓷器交易方面也有許多陋規,外商來鎮,必須在瓷器行落腳,又必須把莊者挑運,茭草者茭草,籮行下駁裝船,中間經過許多盤剝。公司實行自產自銷,減少了層次,降低了成本。三個經銷店供不應求時,公司又在景德鎮各廠收購,以公司名義出售,擴大了銷售量。

    五、建造柴窯兩座。原來的御窯廠,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窯,所有以坯胎均在民窯中燒制,叫做“官搭民燒”。而民間的柴窯,卻有著許許多多的陋規,其中最嚴重的叫“窯禁”,即規定在某一段時間內,所有的柴窯不得開燒。每逢窯禁期間,廣大做窯戶、柴農、工人都“望窯興嘆”。公司為了沖破封建約束,在畢家上弄恢復柴窯兩座,除了燒制本公司的瓷器,空出的窯位讓民間搭燒,反而形成了“民搭官燒”。這兩座窯既不加入陶慶窯行會,也不遵守陶慶窯的“規矩”,你要禁窯,我照燒不誤,而且是四日一窯(次)。陶慶窯的大小頭目,也無可奈何。要是換上別人,非遭受“踩架”的懲罰(即把瓷坯、匣缽、設備砸個稀巴爛)不可。

    在興辦江西瓷業公司的同時,正值辛亥革命興起,康達將公司交與下屬辦理,又參與了林森、吳鐵城領導的光復九江的戰役,旋而被委派為饒州知府兼節制贛東北各屬巡防事宜。民國元年(1912年),作為南方代表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南北議和”。第二年,在黃興幕下任職,參與討伐袁世凱的斗爭。由于戰爭緊張,多日不眠,原有的青光眼疾復發,經醫治無效而雙目失明。于是,從革命前線退下來,回到了景德鎮。以后,他的老上級、老朋友都沒有忘記這位“三朝元老”。民國5年(1916年),許世英任交通總長時,委任他為交通顧問。民國8年(1919年),甘肅省省長張廣建委任他為甘肅省政治咨議。同年9月,又被委任為國務院咨議。12月,安徽省省長又委任他為安徽省省長名譽顧問。由于身體殘廢,對于這些閑職很少或者沒有到職任事,但在景德鎮,還辦了三件大事。



圖3、景德鎮乙種工業學校遺址

一、鼎力協助乙種工業學校。民國4年(1915年),設在鄱陽的江西省立饒州陶業學校改為甲種工業學校,校長張浩非常重視學生的學以致用,為了有實習場所,到景德鎮請求康達的支持,在景德鎮增辦分校。康達二話沒說,即騰出空房作校址,劃出地盤興建煤窯。第二年,分校被命名為乙種工業學校。這所學校,培養了大批陶瓷人才。

    二、制止了祁門瓷土東運。民國4年(1915年),祁門瓷土也到巴拿馬賽會參賽并獲獎.那潔白無瑕、猶如糯米粉一般的優質瓷土,引起了日本、英國制瓷商人的垂涎。民國9年(1920年),他們通過上海的經紀人到祁門收購,以四十石大米一萬斤的價格先購得四十萬斤,經小路運往上海。康達聞訊,連夜趕到歙縣,以國務院咨議的身份,制止了瓷土東運。之后,許世英任安徽省省長時.康達又請他給予關照。從那時起,祁門瓷土又源源不斷地運往景德鎮,保證了優質瓷的生產。

    三、建造龍珠閣。晚年,康達由于身體殘廢,政治上不得志,成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念經拜佛,降乩求卜成了每日課事。瓷業公司也由他的次子康定東經營,由于連年戰事,生意慘淡。民國35年(1946年)夏歷二月,康達七十壽辰,他為自己總結一生而撰寫了一副對聯:

    革命精神,維新頭腦;

    英雄肝膽,菩薩心腸。

    同年夏歷六月,康達于景德鎮病故。

(原作:康達后裔口述,祁門縣政協編寫)

   


圖4、原景德鎮珠山龍珠閣舊貌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