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昌南先賢——徐良俊






[日期:2012-02-09] 來源:《昌南先賢》   作者:涂翼報 陳海澄 [字體: ]

   


徐良俊

徐良俊(18871934年),字復興,江西都昌人,陶瓷實業家、工藝改革家。十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姐姐出嫁,他與弟弟都在余生順瓷號當徒工,弟弟學做坯。他學畫坯。幼時,曾隨父略識一些文字,在畫坯時期,堅持習文寫字,從不間斷。經過長時間的勤奮努力,他不僅畫坯技藝水平高,文化素養也達到一定的水平。成年后,得其老板余秀峰的幫助,于民國初年與人合伙,在苦珠山做一只利坯的羅漢湯碗,牌號為義生隆

    徐良俊雖為老板,卻兼任幾個工種的活,如選瓷、畫坯,還要搞雜務及銷售。經過幾年慘淡經營,發展到兩只利坯,改產品為青花脫胎。這時候,他把精力聚于器型和青花畫面創新上。他常跑瓷行,尤與華幫客商交往密切,收集對器型、畫面的改進意見。民國8年(1919年)前后,首創正德湯盤的八仙畫面。原八仙是一套用漢碗的碗外畫面,分散在八個方位。他與原御窯廠畫坯師綽號叫拿得的共磋技藝,將八仙集中在盤內,有站,有蹲,有坐;有正面,有偏側;有相互交語,有遙指天際,八仙各執法寶的姿態不同。上方,祥云數朵,云板一副,又以行云作邊,使整個畫面一派生機,有強烈動感。

    在研制新器型方面,第一種成功的叫海碗,分大碗、二碗兩種,碗底似漢碗;胯底部,圓形直上,比漢碗略矮,但容積相同;碗外畫八仙,云腳在胯下,人物顯得飄逸。此外還有仿古瓷、玲瓏瓷,畫面、器型均皆新穎,很受瓷商歡迎。

    民國16年(1927年)前后,聽上海瓷商秦老板說,上海方面對湯碗很有意見,各類盤子太淺,宜菜不宜湯;漢碗、海碗過大而欠雅,水碗腳細易翻。徐良俊表示要設計新型湯碗。不久,試驗品出來了,按容量分品碗、頂碗、二碗、大碗、工碗五種規格。優點是:碗底較大,不易翻;口面寬,容量適度;比盤深,比碗淺,菜、湯咸宜。秦老板見后叫絕,說入蓬屋便席增添雅興,登大雅之堂毫無俗氣,立即拍板成交,獨家生產,獨家包銷。因它的邊沿削成荷瓣,形如荷葉,特取名為“荷葉器”。當時沒有專利法,他請來模利店老板定模。模利店也有一項行規,為東家保守秘密。在大批量投產時,改為雙造脫胎工藝,除了原料精細和各工種細心操作外,剎合坯要施兩次釉,即第一次施稀釉,干燥后再施一次釉,成瓷釉面光滑均勻。白胎荷葉器義生隆瓷號獨家生產,秦祥興瓷行獨家包銷,在上海彩繪加工,然后銷往國外。徐良俊為防止人家仿制,凡不夠成色的全部砸碎。荷葉器獨家生產約三年,以后慢慢傳開。“義生隆”也蜚聲海內外,滬、寧、漢、粵、云、貴以及南洋等地客商紛至沓來,生意越做越大。

    以后,又為上海“正大祥”號定制了一批正大耳盅和正大飯。二者皆以五寸碟為托,外有六條凹溝,小巧雅致。還為東南客商定做了暹羅耳盅和矮子耳盅等。民國20年(1931年),為新加坡客商定制了金鐘盂和青籬菊小飯碗。第三年,又為上海揚子大酒家定制了一批飯莊(西餐具),為“馮康祥”“麗華”兩瓷號定制部分桌碗(中餐具)等等。

    徐良俊辦工廠二十多年,創制了許多新畫面和器型,不少品種相沿至今,暢銷不衰。

                                (原作:徐良俊之子徐鎮壽)



比盤深,比碗淺之斗碗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
相關新聞